就像是现在。
两个人真的是在讨论什么得道,什么失道么?
并不是,而是在影射当下渐渐兴起的一波关于地方官吏选拔的声浪……
斐潜离开平阳也有较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就连黄月英也移动到了关中,因此在学宫之中也有些人心思浮动,想要也是去长安,但是又舍不得在平阳做的这些事情,之前打的那些基础,因此自然就议论纷纷起来。
在这些议论之中,声浪最为集中的,便是举孝廉。
很多学宫当中的学子,原本以为这个学宫之中就像是之前在雒阳的太学一样,是自动成为朝堂的候补郎官的,然后再刷一些声望,便可以进入仕途了,可是没有想到在守山学宫之中竟然是用大比来筛选,那么之前刷的那些孝子啊,厨子啊的名头,基本上就没有了作用……
一开始的时候,当然也没有什么话说,毕竟大比之下,那些能力强,那些才情低,一目了然,争辩也说不到什么地方去,但是连续几年下来都是从大比之中的人进行筛选官吏,而且这些大比之中前茅者,还有一些或许是觉得官职太小,或许是因为醉心于学问,然后推辞了征辟的,然后这些空缺的官职也没有像是惯例一样拿出来继续往下增选……
这就有些尴尬了。
橘麻麦皮的,年年大比都排到前面,然后有官职又不去当,然后继续挡在前面!尤其是司马懿和王昶这两个橘麻麦皮的!
于是乎,在众人口中,对于王昶和司马懿的评价就渐渐的恶劣了起来。有人说是他们沽名钓誉啊,有人说他们是装腔作势啊,还有人干脆就说他们是名不副实,只懂得经书不懂得实务,这才不敢任职什么的……
大道啊,乡愿啊,风评啊,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幌子下面的,依旧是丑陋的嘴脸。
水烧开了,茶香四溢。
“仲达……”王昶缓缓的喝了一杯茶,放下了茶杯,缓缓的说道,“某将不日动身,前往关中,出任京兆尹户曹书佐……”
“嗯?”司马懿愣了一下,看着王昶说道,“以文舒之才,怎能屈于二百石……”
一个小书佐,自然就是两百石的官秩。
而王昶别的不说,一个太原王氏的名头,再加上其父亲也曾经担任过太守之位,再怎样起步也不能是一个小书佐吧?
王昶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仲达不见骠骑将军用人之道乎?”
司马懿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一些什么,但是很快又缩了回去,什么都没说,只是摇头叹了口气。
时过境迁,便是事过境迁。当年那个无人可用,然后大批的年轻人担任重要职位的时间已经过去,像什么庞统贾衢,以年少之资担任一郡太守,两千石高官的窗口已经关闭,如今但凡是投在骠骑之下的,也都是从小职位做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