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几乎可以说任何技巧都是跟别人学到的,在最早的时候,他们学的是日本企业。日本的企业特别是电子企业,一方面在外互相抱团,一方面在内又互相竞争。同时日本电子企业还有一种很古老的传统——他们的上下游供应商几乎都从来不会改变。很多日本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发展来的,所以日本的大企业一直对小企业保持一种扶植的态度——比如大公司的一些零件不自产,而是采购几十年的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这样一来,因为利润被分散,所以日本电子产业的售价从来就没能降下来过!
而三星学到的是什么?他们学到了日本的这种整体结构,但是他们的做法却是改进了的——把所有的供应商都集成到自己的集团内部,直接组从一个从原材料一直到最后终端消费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王国,这样一来,公司内部价提供的元器件当然质优价廉,而这样造成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又学到了日本电子行业的精髓,同时价格还比对方低!也就是因为这种规模优势和自由供应链的价格和质量优势,这才能让三星在这90年代里面,一点点的突破了国际市场,慢慢做大了品牌!
看着手头上关于三星的报道,贾鸿渐脑子里面在思考着什么。实际上他现在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就是有一部分跟三星的做法类似——三星是所有的元器件都资产,一点都不留给别人份额。贾鸿渐现在铺设下来的一个骨架,基本上也是分公司和总公司之间互相成为自主供应链,互相能提供可以合作的方面,最多一些细小的元器件可以对外采购。
可以说,这个年代,朱老总想到的那个扶植7个种子队员,把这7个种子队员用10年的时间托上世界500强的名单。其实也就是朴正熙当年的一个举动的翻版,其实朱老总就是想培育出来中国本土的“大宇”和“三星”。历史上,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结果导致朱老总的这个计划失败了,或者说看到了韩国那些样板们各个都遭遇了危机之后,他自己放弃了这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对华夏高科很好,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贾鸿渐自己当然是要借着这个东风扶摇直上了!现在三星是比华夏高科强很多,但是到了10年后的未来,三星电子和华夏高科谁强,这还是个未知数呢!
就在贾鸿渐此时正在寝室里面看报纸的时候,他兜里的手机响了。贾鸿渐走到了阳台上接了电话,发现是从美国打来了。打电话的人并不是叶静,而是大卫格芬。“嘿,贾,我这边的设备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几个心腹大将也准备好了,过段时间就可以去中国了,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我需要你给我列一个人名表,到时候需要挖那些人、包装那些人,这些都需要你列表,毕竟我不熟悉你们中国的演艺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