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一般来说这种印在教科书上的话让人看了之后肯定还是更加不懂什么叫统筹学。如果用“人话”来解释统筹学的话。那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怎么让事情又快又好的办好的学问!简单的来说,一个人家里来客人了,男主人在陪客人聊天,女主人赶忙去泡茶,结果发现家里没热水了,这就要开始烧水。同时也要去找茶叶。也要把杯子什么的洗一下。如果按照笨办法来的话,那就是干干的先等水烧开,等到水烧开了再找茶叶,然后再洗杯子,最后再冲茶叶!但是正常人都知道。在这么一个时候比较有效率的做法就是应该在等着水烧开的过程中,同时去找茶叶和洗杯子,这样水一开马上就可以冲茶叶了!
这么一看来,好像统筹学就是一个脱裤子放屁的学问?就是把普通人都一眼能够看到的原理给总结成普通人听不懂的“学术语言”的学问?非也!像是冲茶叶这种小事儿,普通人都能想到怎么弄才能最高效,之所以普通人能想到,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冲茶叶的事儿太简单了!而如果说一个复杂的事儿,比如说是古代要打仗了,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就要先运输起来。而古代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的,运输如果没有船不靠着河,那就只能靠着牛马来运输。而运输靠牛马的话,那牛马也是要吃粮草的啊!而跟着牛马运输的杂役,那也是要吃粮食的啊!所以可能刚开始出家门的时候,带着一百份粮食,结果到了前线了一统计,发现特么的只剩30份了!根本就不够前线战士吃多久的了!这就需要各种计算各种统计了吧?怎么让中间被吃掉的粮食最少,怎么保持尽量多的粮食能够送到前线,这其实就是统筹学做的事儿!
比如说按照现代统筹学的话,那要对古代运兵粮的模型进行高效改造的话,那就应该这么改造——这征发的民夫,不再是从粮食队出发的地方开始跟随一路到了终点!因为这么做的话,民夫肯定要吃粮食队的粮食!所以为了能够省下来粮食队的粮食,让粮食队的粮食保持最多的送到前线,那就肯定不能让民夫一路跟着!那怎么办呢?那就需要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征用民夫的做法——按照每天粮食队可以走的路程来计算,每天征用不同的民夫。简而言之,假设粮食队一天能够走30公里吧,然后每个地方的民夫就在粮食队进入了距离自己家乡15公里的时候,被集结起来。民夫们每个人带上自己一天的干粮,然后帮助粮食队走三十公里,这就一天过去了是吧?而这一天的过程中,民夫是吃自己带的粮食的,就没碰粮食队的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