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按照现在的成本来说,如果要做一个2.5英寸的彩色的电阻触摸屏,成本大概要50美元,也就是400多块钱人民币,如果采用了电容屏的话,整体成本就要100美元上下了,光一个屏幕,要就是800多人民币了……”老爷子摇着头对贾鸿渐说道。这样的一个价格显然不太适合做成手机,如果贾鸿渐记得没错的话,大概07年的时候美国有蛋疼的媒体拆过,计算过的物料成本到底是多少。本来据说那时候的3.5英寸电容触摸屏的价格大概是在30美元左右,而在这个年代一个2.5英寸的电容触摸屏价格居然要100美元!3.5英寸的肯定更要高!这就是一种时间造成的价格差异。
毕竟按照it/ic行业来说,英特尔的创始人摩尔就归纳了一个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虽然这个东东不太能用在屏幕上,但是还是能稍微类比一下的,在今天这种电容屏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价格太贵,怎么做都有点不太符合市场,但是到了5年后可能就有可能可以进入市场,然后再到6年后可能就变得非常廉价,只是没有人采用而已!
为什么贾鸿渐敢这么判定呢?因为按照苹果的那揍性,他们什么时候放弃过高利润率了?虽然说的确苹果研发投入了不少钱,但是问题是毛利润率这么一个数字是从来不计算研发投入的!毛利润率计算的就是销售收入-原料成本-人工然后得到的这么一部分毛利润跟总体售价之间的比值!像是苹果的4,那根据分析物料成本就仅仅只有190美元不到,就按照6左右的汇率来算也就一千块钱出头而已!哪怕这个是代工的,哪怕苹果公司还要开发ios什么的,可是最后公布出来的系列第一款手机的毛利率可是都到了50%了!所以,苹果会用特别贵的零配件么?显然不太可能!他们采用的就是通过种种优化,来提升消费者的使用感受。让消费者赶脚他们的东西超凡脱俗,通过这种“软实力”来吸引消费者买,而不是纯粹的靠着配置好来赚钱!否则后世小米怎么可能率先弄出来各种配置又高价格又低的产品呢?小米的报价就证明手机的那个配置卖那个价钱的确是可以赚钱的,最多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已!
这么想下来的话。至少在两三年时间内,想推出来系列的产品看起来还不太可能,至少屏幕方面没办法两三年内就直接量产使用电容屏。不过还好的是,多点触控之类的技术早就被贾鸿渐他们给注册专利了,所以也不怕到时候有人抢生意!而且另外一方面,虽然把安卓之父给搞到手了,不过安卓这个系统毕竟还没搭配起来,要弄的话的确还是要点时间的,而且贾鸿渐也没有完全想好自己家这边到底是要走安卓之类的开放路线呢,还是要走苹果那边的路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