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诺兰回顾了一下自己的创作风格——模糊不清的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有意打乱的时间空间叙述顺序,黑暗阴郁的现实主义派表现风格,外加一个深爱男主角的女人。男主角呢,风格一般是内敛、哥特式比较阴郁的主角,然后所谓的女主角呢,一般是扮演“心理支柱”的角色。
这是诺兰的剧作特点,他在写剧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会按照这几点来做,虽然真的在写剧本的时候,他不会把这么一个规则直接写成大字报贴在墙头来提醒自己,但是他知道,自己还就是按照这些风格来写的,因为按照他的审美观来说,写符合这些规则的东西他自己才觉得是有意思的,才觉得是“美”的。
同时呢,他也知道应该怎么成功,或者知道自己应该走那条路——他是一个聪明人,他不想只拍那些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他希望名利双收,希望能够做到又赚钱又被夸。那么怎么做到这点呢?那自然是要平衡,要在商业片儿和文艺片儿之间进行平衡,需要对故事节奏、观众理解程度和影片叙述结构之间的调和。
很多人不具有这种平衡能力,但是诺兰很幸运的是他具有这种能力。当然了,他的这种能力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像是贾鸿渐想出来各种剧情的时候那种伸手拈来。哪怕他最后能够把一个电影给平衡的很好,可是这种平衡那也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要一遍遍的反复纠正反复尝试反复的反思才能改的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诺兰哪怕有天赋,但是也不是最顶尖的那种天赋,而是一种“努力的天才”。所以呢,这诺兰并不反感修改,实际上他也早就习惯了先来一趟把东西想出来,然后再慢慢修改的那种做法了!
所以现在结合着贾鸿渐的意见,他慢慢的一想,的确,如果采用贾鸿渐说的那种。把自我防卫意识给进行具现化。特别是具现化成了类似军队或者警察的概念之后,就会很有视觉上的紧张感和爆发感。也的确,如果把潜意识的防卫给弄得比较深沉一点,弄成了各种外人不知道的形象之类的。这样一玩儿的话那的确就是有点太复杂了。
这种复杂并不是说单纯的让观众理解不了或者什么的。而是说还会衍生派生出来大量的情节——比如说主角他们肯定会知道有这么一种防卫措施在。只是不知道具体的防卫形象是什么,可能他们就需要先去探查各种可能的防卫形象!这样一来,一套剧情那就要延长不少。先期要做的准备活动那就要增加不少,而总体的电影时间那可是有限的。同时观众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那也是有限的,这种去探查别人到底怎么安排自己特别的防卫形象的,可能会拍成不怎么激动,不怎么太好看的纯粹平淡情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像还是真的按照贾鸿渐说的那么做比较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