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开封留下的诗句是: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百堆!”
“好诗!”阿桂身后一名大臣竖起大拇指叫了一声倒是把正在不屑地看着和珅的阿桂给吓了一跳。
“哈哈哈……朕也记起来了。那是朕南巡之时途经开封赏菊时所留!”乾隆大笑道。
“皇上真是记力群。奴才还是听人说您这诗被刻于开封禹王台上才知晓的呢!”和珅又笑道。
“哦?朕这诗如今正被刻于开封禹王台上?”乾隆问道。
“正是!”和珅答道。
“哈哈哈……好!”乾隆大笑。自从当皇帝开始他就认为自己不仅应当是权力与地位上的至高无上者在学问方面也应当是满天下所有人的领袖所以才会这么不厌其烦的作诗、作诗、再作诗其他事关文学的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不过么样他的文学功底却是十分深厚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的诗到底是个什么程度也明白自己做地许多诗其实只能算是一般。所以听到和珅说起自己有一诗被刻于开封禹王台上似有留于后世的意思自然是十分高兴。
“和中堂知道地还真是不少!”阿桂看到和珅逗的乾隆高兴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语气里不无讽刺。
“呵呵阿桂中堂见笑了。其实和某也只是最近比较关注开封那边的事情这才稍稍知道了一些事情而已。”和珅谦逊地笑道。
“开封?呵呵说起开封朕倒是又想起那边的事儿了。和珅呀那个何贵现在弄得怎么样了?怎么一直没什么消息送上来?”乾隆又开口问道。
“启禀皇上何贵以兰考县辖下槐树屯、老李庄、宝上村三个村子为试点刚刚将今年的冬小麦播种下!”和珅答道。
“冬小麦播种下又如何?皇上问的是何贵的成果如何!”阿桂也有些疑问只是各地的普通民情、粮食收成之类都归户部管属于和珅的势力范围。和珅不给他说他也不清楚。
“巨大!”和珅简短的答道。
“巨大?”乾隆等人都是一诧。
“正是!”和珅朝着乾隆一拱手“皇上槐树屯等三个村庄由去年九月下旬至今年十月初。共产粮食五百余万斤!比之以前。翻了三倍还多!”
“五百余万斤?三倍?这怎么可能?”阿桂摇头说道:“据我所知槐树屯等三村皆是贫瘠之地亩产本就不高。小麦甚至一亩才产五六十斤玉米也不过十斤高梁倒还可以有一百斤左右三村总
万亩土地每年总共产粮才一万担多一些。也就是已。就算他何贵有通天的本事我也不信他能一下子就将粮食产量提高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