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成为这个邪恶帝国加盟国有什么好处啊?你们这些暴徒。”反正现在自己已经身陷囹圄,他也不介意破罐子破摔,直接斥责道!
而安德烈没有说话旁边的姆哈马德开口了:“我可以告诉你,你知道我的家乡几十年前和现在的变化吗?联盟中央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中亚实行明显的倾斜政策。“一五”计划(1929-1932年)期间,全苏固定资金增长了289%,中部发达地区为199%,而哈萨克则达到549%,中亚四国为494%。从“二五”计划(1933-1937年)起,中亚各联盟共和国在全苏工业投资中所占比重明显加大:哈由“一五”时期的21%增至3%,其他四国由16%增至24%;“三五”计划和二战时期,这一比重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一五”至“二五”期间,中亚各共和国财政预算大部均来自中央,这一比例竟高达80%。此外,各国还享受信贷、不上缴利润,免税等优惠政策。
另外,从“一五”时期起联盟中央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中部地区企业连人带设备一同迁至中亚。如二战期间共有308个大型企业疏散到中亚,还兴建了大批新企业。
人才支援。中亚地区的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与苏联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文化人才的到来有直接关系。“一五”期间仅向土库曼派遣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就达年有170万斯拉夫人来到中亚。另外,二战期间,随企业迁往中亚、乌拉尔、西伯利亚的人员多达2500万。这些人在中亚地区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十月革命前,中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落后地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游牧人口,当地居民绝大多数是文盲,识字率仅为23%。为迅速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党和政府采取全民扫盲,兴办普通教育,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成效显著。到1939年,中亚五国居民识字率已达777-838%,接近全苏874%的水平。1940年,中亚五国已有315所中专和67所高校,另有普通中学7162所,在校学生总数达3282万人。此外,中亚的科研事业也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到1940年,中亚五国都建立了全苏科学分院,共有195个研究所,科研人员已达5900人。我的家乡不再游牧而是走向了工业社会,这是你们的自由能带来的吗?”
听到姆哈马德的话,安德烈也有些明白了,苏联的中亚政策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完全没有向心力,事实上当初中亚五国的人一直都支持苏维埃政权到了最后一刻,这场卫国战争中亚五国同样热情饱满,不就是因为他们把苏联视为自己的祖国吗?
保卫自己的国家不需要理由,而自己以后也会是黑暗中这个国家的守护者,人们唾骂的人,恰恰成了保护他们权利最可靠的卫士!
...
< 更新更快 就在笔趣网 www.biqu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