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延伸与汇总:情质的坐标性质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情质是生物进化而来,即人生而就有的一种(心理)物态,之所以用物态一词,是因为这里的坐标是立体的、动态的,并不是两条线垂直交叉后的坐标点。或用坐标这一概念并不合理,但若把情质比喻水,坐标比喻成温度,不同的温度呈现出水不同的物态,这种条件性的坐标或勉强可以表示。当然,这种比喻也只是比喻而已,目的只是说出这一模糊的应该模糊的概念。

很难说解最简单的事物,因为常见而被忽略的事物在人心里都有各自的意象,以及这一意象各式各样的解释和概念。但在纯粹的思想创造上,这种现象在某一角度去看,对思想的内容是有益的,不管是思想的萌芽还是发展,定格还是谬耄,只要是一种朦胧的思想,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及发展之后的不同的定义。而这种朦胧思想在定义发展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本文所谓的坐标观念。

幼体在出生前后没有任何思维,他们唯一能感知事物的能力就是感官感觉,唯一能对外界做出反应的就是情质。或许会有人说:人和动物的思维本质应不一样——因为‘幼体’一词亦可泛指生物。或许真相上,在幼体时段人的思维本质或真的不同于动物。但本文所有的观点只是希望成为一个坐标,在另一个看到的人之后会有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发展,仅此而已。因而,在严谨存在的情况下并不会深刻考虑它的对与错谬。

有感官感觉的生物并不一定会思维,可有情质的生物在感觉的情况下一定会有自身主观或客观上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在反应外界情质的性质和其自身情质的状态,在某种方面也关乎着情质的坐标点对其反应过程和反应内容上的影响。而这里的所谓的情质的坐标,在实际概念上是等同自身情质的现有状态的。

在自然状态下去感知一般事物,以自身为坐标轴的生物极其普遍,如对物体的大小、高低甚至是远近、温度上的感知和认识,在一定的尺寸范围,生物的思维感知都习惯用自身或自身与物体之间的状态比例去衡量物体的物理形态。因此,物理特征与自身相近或比例状态相类的事物,以生物自身的观念去看,都是尽美的。当然也有许多事物,在同样是一般的思维认知上并不遵循这些时,生物一样感觉很美。但不管是否‘以自我为中心’去感知事物,认知过程中的知美程度都有自身情质上的坐标的影响,而单纯的物理特性,在没有构成一定的情质流态或情质坐标时,是很难撩动人的审美情绪,譬如同一座山的描述,阴森恐怖和怡人灿烂的不同感觉,只需改换山体的颜色这一单一的物理特征就行。如:黑色缭绕,血色乍现和绿意葱笼,花红时现。——当然,真看到这样两座山的彩画,不同人的感觉也是相对的,而这种相对性的单面原因或就是个体对颜色上的情质的定位。

以自我为中心’中的‘自我’在这里也是‘个体情质’的另一种表达。在原始时代,‘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是没有自我甚至是自私概念的,因为它们并不能感知到同类的私利,也不能或意识到自身正在利己而不顾他人的行为的定义,它们对于自私的思维感觉,只停留在满足、适宜或被动、羡慕以及自己被自私迫害时的哀鸣,而对于迫害的定义,它们也仅仅是与哀鸣的情绪相联系——或这一理解的性质类同于不同物种间的生存:猫抓老鼠,以人的观念并不存在迫害与私利,也没有客观和主观,只是模糊意象下的自然界状态,以及三者个体的情质的互不接触。

不接触的含义可被认为不能相互感知,前文言辞情质的可传递性可以跨越物种的阈限(因为情质相近,流态相类,情质的可‘信息’性),那么,若不考虑各生物的情质状态的不同层次,不被感知的因素或只余有:未对其他同类的个体情质树以情质的坐标。

在这儿,‘情质的坐标’含义又有不同,即:生物对外部情质的感知和认识的概念化、系统化并固定化——这是生物体在漫长的岁月中发展而来的,但在某些过程上也仅是个体的一个偶然感动或念想。

这里所谓的漫长岁月,对于人是遥不可及的,但对于一个个体的情质的坐标的形成却是有着清晰的轮廓,而这些的论述就要涉及传统的定义了。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道德经随文释义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