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上他了提出防备金兵入侵、保卫江淮的良策,并上书陈述时弊十事,于是被赵构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在御史任期内,忠直敢谏,疾恶如仇,大公无私,声震一时,被朝野誉为“骨鲠敢言者”。
他和秦桧不和,但是秦桧却没有动他,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他在文坛上的地位高,毕竟身上流着杜甫的血,多多少少也给他一个面子,更何况他是陛下亲自提拔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杜辛老的脑子一根筋。
杜辛老才不会管什么政治,更不懂什么政治,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他就会勇敢的站出来,不管你是秦桧还是无名小卒,只要是他认为不对的,他一定会进行勇敢的指正。
对于这样的人秦桧自然不会去动,因为这样的人不仅可以为其他人所用,也可以为他所用,同时留着他还可以给自己留下一个有容人之量的名声,更何况秦桧还是需要一些反对派的,将一个反对自己的蠢货干掉然后换一个更聪明的上来?这样的蠢事秦桧是不会做的。
这封奏折引起了所有人的主意,这封奏折过的第一关就是秦桧。秦桧有权力直接将这封奏折批驳回来,因为御史台在他的手上,虽然这两个人不对付,但是殿中侍御史名义上是他的下属。
这封奏折过关了,秦桧没有任何的表示,他表现的这封奏折就是一封很正常的奏折一样,让他混入了一堆没有营养的奏折之中。
不过当他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他还是都囔了一句:“杜辛老还是一如既往的愚蠢,将来他给别人卖了之后一定会帮着别人数铜板。”
很明显,在秦桧的心中,就杜辛老这个政治敏感性,他绝对想不到会去写这样的奏章的,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撺掇于他。
秦桧对于岳飞的事情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虽然他知道干掉岳飞是陛下的意思,但是他确是具体的执行者,陛下是圣明的,那么出了问题的一个是下面的人,而他就是下面的人。
但是他绝对不会愚蠢到阻拦杜辛老的奏章的,因为这是不打自招,他真的这样做了之后,估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对付岳飞变成他自己的主义了。
所以秦桧在等,他想要看一看陛下在这件事情上会怎么处理,他才能决定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孙权看到了这个要人命的奏章,他在心中不止一次的腹诽着赵构,如果不是他用的是赵构的身体他恨不得给赵构的身体来上几下狠的,他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来将这件事情处理过去。
如果岳飞是对的,那么秦桧就是错的。他并不想现在处理秦桧,一方面处理秦桧会造成整个朝政的动荡,另外一方面他找不到替代秦桧的合适人选。
在万般无奈之下,孙权只能采用了一个招数,那就是和稀泥,他打算将这件事情先拖下去,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和台阶再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