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防御使署的后花园占地有六亩,但实际上只有靠近内书房的一小块地方栽种了些花草,其他地方则长满了乱七八糟灌木、杂草。杨昊决定将花园北部约四亩大小的地块划拨给新设立的丰州经济学堂和西宁武备学堂。
经济学堂用来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武备学堂用来培训现役军官,培养后备军官。这是杨昊早就有的想法,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原因有很多,最初是因为缺钱、后来因为曾重阳的乱政和对外战争。
因为曾重阳的干扰,冬季的军垦计划只实现了一半,来年的军粮仍无法自足,但财政上的窘迫却得到了一定纾解。杨昊计算过一个毛毯厂所获之利即可供养两个正军营,如果有三个毛毯厂,四个毛毯厂呢,自己这个当家人就可以舒一口气了。农如躯干,为根本,工商为四肢,工是双腿,商是两臂,腿壮才能身稳,手灵才能脑活。
经济学堂之设正是为了强健四肢而设。杨昊的计划是办好一所学堂、办强一座工厂,以为模板,以为师范,培养人才,启迪智慧,积累经验,推而广之,待时机成熟,由一而二,由二再四,终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在与林中部和归义军的争战中,将西宁军的弱点、缺陷暴露无遗。军中山头林立,裙带关系严重,各派系之间明争暗斗,常将一派一系的私利凌驾于全军公利之上。军令不能贯彻通畅,军纪执法也常打折扣。此外各营战法陈旧,训练墨守成规,军官暮气沉重,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者比比皆是。
所有这些都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来一次易筋换髓的大变革,革新得有新式人才,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杨昊决心以长安刺马院为参照创办一所武备学堂,将其办成一座军中熔炉,熔炼掉旧钢铁中的杂质,熔锻出精纯的新钢。在用这些精纯的钢为西宁军锻造出一付金刚不败的钢骨铁架。他写信给刺马院掌院邵秦,请其举荐贤能来主持建校。
邵秦对武备学堂的支持是空前的,他给杨昊举荐来了两名大师级人物。
杜仲,刺马院副总教习,律令教授,大**操将令,他烂熟于胸,曾主持设计《大唐元和军典》费时三年完成,是大唐建国以来军事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之作。可惜的是《军典》未来及实施,宪宗皇帝就驾崩了,杜仲几十年的苦心从此束之高阁。
李赫,奴隶出身,积功做到上镇镇将,后入兵部,对古今中外的阵法颇有研究。
杨昊对二人推崇备至,委以筹办武备学堂之重任。杜仲向杨昊举荐自己的门生故旧二十余人,杨昊一一接纳,都给予优渥的待遇。
李赫劝杨昊将谈空请过来“共襄盛举”。杨昊笑道:“谈老师能来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让学生去哪找他呢。”李赫微微一笑道:“唐虎去了江南,他去了荆襄。如今被人供在那,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憋了满肚皮的气。你派人去接他,他定来。”杨昊大喜,当即派关索南下邀请。后谈空果然北上,出任武备学堂副总教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