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之战的失败,极大的打击了赵佶最初亲政时的中兴之志,不得已下罪己诏安定民心。也正是因为横山之战的失败,极大的打击了赵佶锐意进取的中兴之志,转而走向保守,更因为后宫始终没有任何人给他诞下子嗣,让赵佶对政事更是恢复到了先前的状态,得过且过,朝政大权大多交给了他倚重中书省枢密院,一切求稳为主,如今有了太子,薛明之前又给了他一个收服河西走廊的希望,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了赵桓做打算,让赵佶再次振作起来。
不过,放权容易,想收回来就难了。更莫说如今的大宋朝堂,因为赵桓的出现,宗室再失去了继承大统的希望之后,也终于不再遵循之前的潜规则,而是有走上台前的趋势,加大了对权力的攫取,让赵佶掣肘更多。
这些,才是真正让赵佶如此愤怒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是王黼、袁成、真德秀等人,怕是还无法阻拦赵佶对三个偏远地区的知府的任免。
至于赵佶说的余深始终和稀泥的事情,薛明倒是还真没有放在心上。余深其人,如果不是德行甚好,薛明也不会拉着郑居中、张商英等人助他登上左丞相的位置。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其中有些道道余深自己也很清楚。
向太后掌权十多年,直到向太后死后赵佶才亲政,在赵佶亲征最初,坐视理学一派痛打王安石一系官员,成功将所有权力收回来,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将左丞相的大权交给张商英的。更不要说张商英还掌着枢密院,都督两淮四川银夏军马,是时的大宋朝廷为了防御西夏人的进攻,在整个黄河以南设置了连片的军区,而两淮、四川、银夏三大军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是抵御西夏人南下的最前沿,可以说集中了是时的大宋朝中最为精锐的军队。
张商英掌控着整个大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如果再将左丞相收入囊中的话,可以说他已经走上了跟王安石同样的高度,大宋朝的军政大权尽皆纳入一人之手,可以预料的是,下一个王安石已经出现了,这是赵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
左丞相不会让张商英坐上,但是肯定又不可能一直空着,而这个时候的大宋朝,有资历有资格能够担任左丞相之位的,除了余深之外,似乎还真没有其他人,余深其实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有可能只是个过渡,但是这个过渡却也是非他不可。
薛明外放广东为官,在广东路的问题上,余深已经帮过一次,双方的交情也仅止于此,所以这个时候余深不会在为赵佶想要更换三个广东境内知府的问题上出头,在薛明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
更不要说,余深向来都是嫉恶如仇以德行高义著称,同时也是最重资历的人。薛明作为之前闻名开封的欢场浪子,一直借着福庆公主之名在外面做了多少让人不齿的勾当更是广为人知。虽说如今洗心革面,可是蹿升的如此之快,还同张商英一流搅合在一起,隐隐有在朝中同他们这些个老臣鼎足而立之态,余深嘴上不说,心中估计也是极为不喜的。更不要说,薛明身上无论如何也是洗不掉福庆公主的影子的,余深能够做到只是和稀泥而不是帮着王黼等人在薛明看来已经是很仁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