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大清不讲契约的,在这件事情上,乾隆、和珅会特别讲契约。
……
永祥不是第一个被逼死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些人统统被报了个“暴病身亡”,然后吏部重新拟定人选,排候补的人求之不得。
不过,
正如李郁所料,
清帝国一年生丝产量的6成最终腐烂变质,沦为了土壤的肥料。
而种植桑树、养蚕也缫丝也成为了农户们避之不及的营生。
半年后,
四川、广东、福建多省的桑农们流着眼泪砍掉桑树。
无人收购生丝,就无人养蚕,无人养蚕,养这桑树还有何用
农户们辛苦一年半载,没有收成,就必须立刻改行。
不是农户们短视,而是饥饿的胃不会给你长视的机会,催粮的公差们也不会给你长视的机会。
……
这一砍,
就意味着3年内,
除江南之外的所有区域,丝绸产业齐刷刷断代。
因为一颗桑树苗从种下去,到成熟可以收获桑叶,需要3年!
对于封建小农经济来说,
种植桑树本就是一项投资巨大的营生。砍掉之后,这户人家在10年乃至20年内都不可能再种了。
而武夷山的茶农们相对而言好多了。
只是熬了1年的价格低谷期,后面又继续如旧了。
因为茶砖这种玩意在大清朝没有市场。正经人谁喝砖茶啊,必须要喝新鲜茶的!
……
养心殿,西暖阁。
和珅跪在下首,一言不发。
“拿给他看。”
“是。”
总管太监秦驷将几本奏折递给和珅,然后悄悄退到了一边。
“皇上,这,这”
和珅脑门都是汗,表情惊诧。
“关于这几份南方军情,你怎么看”
“奴才愚钝,对于军务不甚了解。一时间竟是不知谁对谁错。”
乾隆没有发火,他觉得和珅不懂军务很正常。
一个理财高手,再精通军务,朕还能睡的安稳吗
“赐座。”
乾隆慢悠悠喝了一口参茶,开口道:
“朕估计江西全省或者是大部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绿营兵挡不住吴贼!好在集中在湖北的蒙古马队已有2万。荆襄平原暂时无虞。”
“皇上圣明。”
……
乾隆若有所思:
“马忠义这个奴才还是有脑子的。他说江西基本守不住,晚进山不如早进山。朕准了,军机处拟旨吧,让他兼任江西布政使!”
“奴才马上就办。马忠义在苏州任上待过,想必对伪吴王有所了解。”
“嗯,他和朕讲过实话,对李逆的评价颇高!”
和珅没敢继续接话,总之,马忠义目前简在帝心,不宜进谗。
他最关心的是阿桂。
果然,乾隆盯着他问道:
“阿桂的想法,你怎么看”
“奴才觉得阿大人的西守北渡战略很精妙,但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