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常、湖、嘉都怒抨苏州人是强盗行径,一时间形象大污。
不过,李郁感慨说了一句:
“苏州的形象好不好,外地人说了不算,咱们苏州人说了算。”
府衙上下,士绅商贾纷纷响应。
叫嚣着这话霸气,不要惯着那群隔壁的。
(大江苏,散装的,地域之争风气源远流长,深谙邻居市县的软肋。作者戴钢盔,狗头保命,调侃无恶意!)
……
骂归骂,生活还得继续!
每艘商船都要提前申请通航证书。
不贵,一次就20两。大商号还可以申请无限次的,包年。
苏州府派员,在环太湖的20多个码头长期驻扎,对接通航。
每隔三天,或者是凑齐一支船队就出发。
由官船领头护送,十分的贴心。
隔三差五,就会遭遇一次“水匪”袭击。
然后,双方隔着好几里一顿乱轰,水花四溅,死鱼飘满湖面,商人们看的紧张又兴奋。
用李郁的话说,你得让人家觉得钱花的值!
一定要会造势,让大家都相信这太湖不安全,必须要接受咱们的保护。
黄文运不放心,悄悄询问了几次兵船是怎么回事。
李郁轻描淡写的告诉他,就是漕帮的船,上面架了几门破烂虎蹲炮。
商人们没见过世面,咋咋呼呼的。
府尊你就放一百个心,安心的准备升官吧。
每次提到升官,黄文运就满怀期待。
漕运堵塞,他却办了一件大事。
将两船税银,押送去了京城。
无非是登陆江北多费了10天功夫,人力,马车,再换成漕船。
户部已经穷疯了,不断地督促各省将钱粮押解入京。
黄文运的这种做法,相当于雪中送炭,户部尚书和珅很赞赏,在邸报中公开赞扬黄大人的为官卓异。
朝中文武都预计,黄文运很快就能往上挪一挪。
……
而漕运,就很不让人满意了。
户部不断的发文催促工期,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
京城的粮价,已经涨了5成了。
那些背景不俗的米店,已经开始惜售,制造紧张气氛了,准备狠狠赚一笔。
通州仓,把压仓底的绿色老米都搬出来了。
当做铁杆庄稼发给旗人们,一片怨气。
而山东今年的收成也不太好,2个府遭遇了雪灾,所以支援有限。
据说,户部已经开始研究从湾岛买粮了!
自从康熙年间,打下这片海岛后,大米的产量一直是飙升的。
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加上当地人口稀少!
大米年年都是过剩的。
外销大米,已经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福建,浙江两省,年年向其购买,填补口粮的空缺。
(此两省,粮食长期是无法自给的,缺口很大!因素很多,主要是地形,其次是农业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