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总天真的以为,只要做事就能改变。
但在北方走了一趟后,他的观念做出了很多的改变。
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
他需要的是斗争!
需要的是培养或者拉拢一大批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极大可能只是暂时的同路者,在北方行走的这九个月,他渐渐体会到了地方百姓对大明产生的朴素的感恩与依赖心理。
从古至今,数千年来。
地方百姓都习惯于听从朝廷的安排,很少对天下的时事做出自己的判断。
至于判断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别说是地方百姓,就算是地方的官员都无人在乎,他的确想提高工农的地位,但提高起来的工农,又能做什么?
他们没有直接管理过工厂跟国家,也没有积累过相关的经验,更没有跟士大夫阶层斗争的经验。
因此想让他们起来奋争很难。
最终。
夏之白只想到了一个可能。
便是工农起来后,跟士大夫阶级,两者必定有一方会遭到清洗,而且是整个阶级的清洗,这也是注定的,这种方式太过极端,也基本斗争不过。
工农需要时间进步。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进行思想改造。
同时加速地方工农的进步。
他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弄什么思想,也非是弄一些话术,而是发展经济,唯有经济起来了,工农人数彻底多起来,他们的腰杆才能随之挺起来。
发展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先工作吧。”夏之白吩咐一声,转身回了自己的书房。
荆满点点头,把头抬得高高的,站在店铺里,如同一只得胜的公鸡。
回到书房。
夏之白摊开一张纸,一边磨墨,一边思索着。
随后。
他开始落笔。
他这次在北方给出了很多承诺。
想要地方布政司同意,自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首要的便是要给北方拉人。
北方缺人。
久经战乱,人口逃逸严重,甚至不少军户都有逃匿的,还有不少更是假夫妻北上,安置下来后,就直接跑了,北方布政司很多布政使都头疼这些。
朝廷只管送人,根本不管后续。
这些年朱元璋往北方迁了不少人,但很多都私下跑回去了。
前两年还有一次北伐,北方好不容易恢复点元气,经过这一场大仗,又一下损耗了。
地方布政司准许自己拿走盐市,但同时也给出了要求,就必须给北方拉来人口,最好是青壮,拖家带口的再好不过,当然他们也会给与一定的田地支持。
反正这些田地荒着也是荒着。
思来想去。
夏之白还是把主意打到了编制上。
这才是目前最有吸引力,对地方灶户最有诱惑力的。
夏之白开始落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