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之白的做事风格来看,他做事是比较干脆利落的。”
“并不会掺杂太多的阴谋算计。”
“他的算计只为达成目的。”
“这样的人,其实是比较好商谈的。”
“而且”
姚广孝顿了一下,沉声道:“朝廷拨给夏之白的匠户铁工,已经在路上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北平,若是北平的事,还不尽快解决,只怕会落入到陛下耳中,到时反倒会多出很多变数。”
“拖不得了。”
朱棣没有开口,低头拨弄着铁扳指,最后,他停了下来:“好,伱去派人通知夏之白,就说我燕王有请。”
“这次真是便宜他了。”朱棣还有些愤愤不平。
姚广孝无奈的摇摇头。
朱棣当真是喜怒都摆在脸上。
根本不加遮掩。
不过姚广孝也知道,朱棣心中憋着一肚子火,本就被陛下削减了羽翼,又在夏之白这受了窝囊气,也就现在朱棣的脾气,在战场上磨了不少,若是之前几年,哪怕被打骂一顿,也绝对会报复回来。
而且他也对夏之白很警惕。
这人太诡异了。
正常情况,智者都是见天下事发生变化,再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但夏之白却诡异的叛离了这个情况,他是自己主导了一些事情发生,然后再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虽然这是朱棣自己犯了错。
主动上去挑衅。
但仅仅一个无人注意的军纪,却能被夏之白抓住把柄,继而一步步引导出整顿军纪,这‘以小博大’的能耐太强了,他已隐隐明白,为什么当今陛下会压着用而不杀了。
陛下想让夏之白为大明的魏征。
只是夏之白并不想成为魏征,他想成为为民请命的‘圣贤’。
然大明不需要圣贤。
陛下爱才惜才,这才选择压着用。
一方面告诉夏之白,他头顶还有一片天,另一方面,也是在人尽其才。
姚广孝迟疑了一下,凝声道:“殿下,你恐要认真对待一下夏之白了,殿下可还记得袁珙是如何评价夏之白的吗?袁珙称夏之白是当代的‘望帝’‘啼血杜鹃’,他的眼里民重君轻。”
“他的心里有自己的坚持。”
“他成不了大明的魏征,也不会成大明的魏征。”
“而且对于这种人而言,任何事发生,都必将有利于他。”
“他现在的目光只是商业,若是日后踏足朝堂为政,只怕北平发生的这些事,都将会是微不足道的。”
朱棣蹙眉。
他没明白姚广孝为何会说这些话。
这是大明,还轮不到夏之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这次之所以避让,并非是忌惮夏之白,而是忌惮远在京都的陛下跟太子,若非如此,夏之白也配在他面前嚣张?
姚广孝手持佛珠,低声念了几句佛经。
他不认为这是偶然。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偶然,但次次都恰好,就绝不是偶然了,而是为人精心算计,至少也是因势而谋。
他们是走一步看一步。
夏之白是走一步看两步乃至更多。
他始终看的更高更远。
而且
他总是对。
这就很夸张很吓人了。
将夏之白做的这些事,任意一件拿出来,都让人指责不出问题,无论是整顿军纪,还是拉拢色目人,亦或者救济乞丐,几乎都是正确的,而且都占据着大义。
济世爱民。
朝廷掌控着权利,但夏之白没这么做,他选择坚守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