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所以这么重农轻商。”
“并不是真爱农。”
“而是陛下很清楚,大明的财政收入,几乎都会是来自农民,至于商人?只是朝廷养着的猪羊罢了,等时机成熟,商贾兜里有盈余,就是朝廷大举屠刀,直接强取豪夺的时候。”
“这就是陛下为商贾豪强,早早就定下的宿命。”
“就目前而言。”
“陛下创建的这套体制是能正常运行的,虽然地方百姓多有怨念,但臣若是没猜错,这一次陛下的目的,并非是郭桓这些官员,而是户部财政下家有余粮的商户跟富农豪强。”
“陛下理想的天下很早便言明。”
“人君能清心寡欲,勤于政事,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使民安田里、足衣食,熙熙皞皞而不自知。”
“自古以来,百姓都厌贫喜富。”
“因而这些‘富’人,都是要铲除的。”
“天下从来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所以朝廷要做的,只要将这些富农豪强的财富拿掉,让他们重新变成‘贫农’,那天下的百姓,就看不到别人跟自己有差别,能够安定在田地里,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了,也不会再有那么多事端,天下也就能大治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并没提出反对。
他的确重农。
让他认为的国富民安便是‘为治之先务,立国之根本’,只有百姓尽力田亩,国家才能有资费可用,大明‘欲财用之不竭,国家之常裕,鬼神之常享’,必须依赖农业。
而且从国家和社会治理来论,天下最急的事莫过于衣食,最重的事情则莫过于教化。
他其实很欣赏孟子的‘薄赋思想’。
但正因为看的越透彻,才必须把孟子从孔庙移出。
因为孟子的这些思想,跟他推行的制度相悖,若是让太多读书人认识到,这对大明的统治,将会造成极大的动摇。
夏之白一直盯着朱元璋。
见朱元璋并未露出任何深思神色,也知道朱元璋旧有观念早已入骨。
自古以来,农民种田交税、以身应役理所应当。
且不容置疑。
民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役,历代相承,皆循其旧。
田赋力役出以供上者,乃其分也,农民尽到这个本分,方为仁义忠孝之民,反之,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亦不容。
这种观念早就深入人心,更是让朱元璋深以为然。
而这也是古代重农的原因。
不仅能提供大量田租赋税,还能提供无偿的大量劳力。
如何不让帝王甘之如饴?
夏之白又道:“以陛下的角度,天下一直在正道上,只要继续保持,便能始终长久,但陛下一直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一件事,便是陛下之所以能让这套体系这么顺畅的运行,便在于陛下能长期的保持高压强权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