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T型垂尾,巨大的上单翼,四台发动机在天空中喷射出来四条白烟组成的气流,看上去非常壮观。
“野狗呼叫841号,已经目视看到空中加油机,请释放空中加油管!”
长长的管子从空中加油机的机翼一侧伸出,德拉诺在座舱里喊了一句:“威龙,启动空中加油!”
“威龙收到。”
语音识别功能早就开始使用了,想要让飞机做什么动作,可以直接语音呼叫,当然了,前面得加威龙两个字,这样才能触发语音识别系统,德拉诺几次提议个性化,要求让战机把威龙改成黑丝带,但是一直都没成。
随着战机的机械化的应答,机头右侧,一个盖板缓缓打开,一个可伸缩的空中加油探头从里面探出头来。
国内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是从歼八开始的,当时用的是固定式空中加油探头,增加之后对飞机的气动外形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据说歼八D的最大速度只能飚到1.4马赫。
后来,歼十战机也安装了这种固定空中加油管,不过这都是权宜之计,轻型机和中型机的机头空间有限,只能用个固定式的。
再看看老毛子是苏-27系列战机,由于航程太大,所以基本上就不需要空中加油,副油箱都不用带,但是依旧安装了可伸缩的空中加油装置,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老毛子都是左撇子,这个空中加油装置安装到了左边,所以飞行员在空中加油的时候,要把那个加油锥形套放在飞机的左边。
当然了,由于中间或者右边是那个IRST装置,也只能在左边搞这个东西。
不过,大部分的飞机都是在右边的,歼二十也不例外,对于一款隐身机来说,必须要用可伸缩的才行,否则肯定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
对美国海军飞行员来说,空中加油都是轻车熟路,没什么难度,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他们鄙视空军,不仅仅是起降四平八稳,就连空中加油都不用自己管,硬管加油,体现不出飞行员的任何技术来!不过,歼二十的空中加油还是有些不同的。
德拉诺小心翼翼地驾驶战机向前飞,一直飞到了和锥形套平行的位置上,他的目光看着右侧的锥形套,慢慢地向右靠近。
正常的空中加油都是从后方进入的,但是鸭式战机的飞行不行,因为鸭翼产生的气流会影响到锥形套,导致加油失败,这个在歼十战机上就得到了验证,只有从侧面进入才能防止鸭翼的涡流区影响到锥形套,成功对接。
不过歼二十的空中加油还是第一次,德拉诺虽然在模拟器上飞了很多遍,但是真实的飞行还没有。
德拉诺丝毫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他嘴里念叨着简单的单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