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罗伯特·波尔(Robert pohl)和鲁道夫·赫尔希(Rudolf hilsch)在哥廷根大学用三个电极对溴化钾晶体进行了实验。他们报告了低频(约 1赫兹)信号的放大结果。
更早的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时,德国电气工程师和发明家奥斯卡·海勒(oskar heil)申请了一项专利,该专利通过电极上的电容耦合控制半导体中的电流——本质上是场效应晶体管。
没错,晶体管。只要能赶在美国人之前,研究出更先进的晶体管。“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就能将Z-4电子管计算机升级成更强大的Z-5晶体管计算机。
这段剧情,临来时做足了功课的战地女郎丹妮尔全程旁观。直到女发明家海蒂·拉玛亲口说出“哥廷根大学的罗伯特和鲁道夫”,她才露出一丝“源于剧透”的微笑。
原因很简单。这又是改变剧情的“关键支线节点”。
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虽然工程师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晶体管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其无法真正制造出来。直到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1956年,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约翰·巴丁(John bardeen)、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三人,因发明晶体管同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廉·肖克利也被誉为“晶体管之父”。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第三帝国的倒台,让德国工程师对晶体管的研究被迫中断。就如同当“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在战后听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早已研制出电子管计算机的消息,不禁感叹的说:“我所能做的,仅仅是摇摇头而已。”
也不用担心改变剧情时空的历史轨迹。因为当这台专为“杰士号”打造的计算机离开这片《大战役》“类二战剧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剧情融合时空”,所有的剧情衍生也都会随之终结。
“为了给多拉大炮编写一套科学的弹道计算程序,我们还需要救出‘原子弹之母’莉泽·迈特纳。这或许是修正二战剧情衍生的关键一步。”开启了崭新个人衍生剧情的女发明家海蒂·拉玛整个人都在发光:“所有的核物理学家都是资深的数学家。虽然在数学领域比不上艾米·诺特(Emmy Noether),但为多拉大炮编写弹道计算程序,莉泽·迈特纳的数学造诣绰绰有余。”
“那么,这位‘原子弹之母’现在人在哪?”女记者看向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
“陆军军械处戈托夫测试站。”凯蒂夫人果然在柏林上流圈消息灵通:“戈托夫陆军军械处测试站一直在为实验用的铀机(铀反应堆)提供铀晶体。”
“我很不理解,‘复仇武器计划’为什么需要数学造诣很好的莉泽·迈特纳。”女发明家海蒂·拉玛说者无意,临来时做足了功课的战地女郎丹妮尔听着有心。
事实上关于纳粹第三帝国为什么在核实验上明明步步领先,最后却没能造出原子弹,有一个广泛传播的说法是:主持核项目的沃纳·海森堡,这位量子物理学的主要创始人和着名的诺贝尔奖得主在计算原子弹相关成分时,居然不慎将关键因素的铀235的重量算错。
当时海森堡团队的计算结果是,一颗原子弹需要铀235的总量至少好几吨!按照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工业技术,无论如何不能生产几吨的铀235。也就是说,这个原子弹因为铀235的难以提炼而无法造成。因此,沃纳·海森堡在1942年6月专门写了一个报告给德国纳粹高层说明情况。并且下结论说,原子弹无论如何也无法短时间完成。当时纳粹德国的局势已经焦头烂额,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去支持一个看不到希望的远期计划。因此决定直接放弃原子弹研究,转而研究其他的杀伤性武器。即便如此,德国政府仍然拨给了沃纳·海森堡35万帝国马克,让他继续核物体研究。
如果,这个广泛传播有意无意粗心大意的“计算错误”,被数学造诣很好的莉泽·迈特纳发现并纠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