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塞姆领导的革命成功后,继续奉行伊拉克主义政策,新宪法宣称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同为伊的两大民族。但是,阿拉伯政府与谋求自治的库尔德人无法达成一致,其结果是政府军开始了对库尔德运动的镇压。力倡阿拉伯统一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后,库、阿关系均经历了同样的三部曲:妥协—矛盾激化—武装镇压。
再说,伊拉克的教派矛盾主要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什叶派占伊拉克穆斯林人口的百分之60,其主体为阿拉伯人,也包括少数波斯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南部。因此,伊拉克也是唯一的什叶派居多数的阿拉伯国家。
什叶派与伊拉克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联系,伊拉克可以说是这一教派的发源地。公元656年,穆罕默德的女婿、四大哈里发之一的阿里在巴士拉与反对派的军队交战,此为“骆驼之役”。其后,阿里将首都迁到伊拉克城市库法。此时,叙利亚省长摩阿维亚拒绝向阿里效忠并与后者的军队展开激战,而阿里的一些部下也反对向处于劣势的摩阿维亚妥协,他们(即哈瓦立及派)于661年在库法附近刺杀了阿里。上述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阿里一派坚持认为,先知去世后应由阿里及其后代继承哈里发职位,前三任哈里发均属非法。这一派被称为“什叶派”(“什叶”意即“宗派”),它后来发展为宗教派别,主要分布于伊朗和伊拉克。相反,正统的穆斯林则逐渐形成“逊尼派”。
什叶派一向遭到逊尼派的歧视,而后者在阿拉伯世界占绝大多数。所以,正是阿拉伯逊尼派支持泛阿拉伯主义,而什叶派则与库尔德人一样,坚决反对之,因为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将进一步降低伊拉克什叶派的地位。由于宗教上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落后,什叶派比逊尼派更趋保守,宗教情绪更为浓厚,表现在其对伊拉克**和政府世俗化政策的反对上。
在卡塞姆时期,什叶派宗教上层开始反对支持政府的伊拉克**和政府的国有化政策。后来复兴党激进的世俗化政策加剧了其与什叶派的矛盾,政府对圣城纳贾夫和卡尔巴拉的宗教势力进行了压制。此后,出现了**的原教旨主义组织“伊斯兰号召党”。政府秘密逮捕和审判了数十名什叶派领袖,据说处死了其中5人。在1907年的阿术拉节(什叶派宗教节日)中发生了什叶派骚乱,政府军经过几天才将其镇压下去。190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进一步刺激了伊拉克什叶派的**情绪,当年在南方大城市和巴格达的什叶派郊区爆发了大规模骚乱,次年政府处死了宗教领袖萨德尔。
显然,无论是库尔德人还是什叶派,其与逊尼派的矛盾影响到伊拉克国家的稳定,而且这些少数民族和教派往往得到外部势力(包括邻国和超级大国)的支持。从地理条件上看,北方的山地和南方的沼泽也有利于当地的**组织展开武装斗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