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没有欺骗可爱的约翰,本来就没有多少油水和资产的乔氏石油在伦敦上市是一个天大的气泡。几口小油井。不到一亿龙币的资本在国际上流行石油投资的氛围里创造了金融资本作的奇迹。趁了东风而已,这股东风需要乔氏石油拿出实际成绩来支撑的时候,完了!一切都完了!不过,圈回来的钱可都在美国股市上流动着呢?
不过,乔致庸还是耍了一个小小的把戏,他没有明说自己首先撤资了,而且事实上他也没有撤资,只是用英国伦敦市场上乔氏石油的财务问题来激化了一下,让洛克菲勒误认为乔氏集团和中国石油已经开始撤资,那就意味着大楼要倒塌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神去细想呢?谁也不想担负起首先撤资的责任!
乔致庸是充分利用了洛克菲勒对乔氏集团的了解,对自己有些盲目的信任。当然,他也有充分的理由来这么做!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上要打压地,包括曾经的合作伙伴洛克菲勒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在里面。只有约翰首先撤资,乔氏集团就马上跟进,可以尽量多的把赚取的大把资金立即转移到硬通货市场上去。那时候,海轮就将成吨的黄金毫不客气的源源运送到帝国的吴淞港口去。
洛克菲勒用手帕揩着脑袋上的汗走了过来。乔致庸瞟了一眼他身后的一个随从。那是地道的帝国安全局的特工人员,洛克菲勒打的电话完全被监听了。随从向乔致庸做了一切正常的手势,乔致庸也拿过咖啡杯喝了一口,提声喊道:“给客人换杯咖啡!”
1913年的冬天,对北半球地区来说是彻骨的寒冷!不知道是天气的原因还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特别寒冷的感觉。损失惨重的各国金融体系很快就引发了连锁的反应,银根极度吃紧、工业生产需要的资金紧缩、流通货币和储备黄金不成比例、银行挤总等等现象几乎成了各国最为头疼的问题。这在美国表现的尤其显著。相对来说,损失惨重的是美国和西欧。
世界各国把不解的目光首先投到了伦敦,却没有找出中国纵乔氏石油套取现金的证据。因为乔氏石油本身似乎也是金融市场泡沫的受害者。根据资金流向的线索,欧洲国家又把目光转移到金融投资热潮的始发地纽约。
而美国本身遭受的损失最严重,工厂无法从银行里取出足够的钱来买原材料、开工资,让前段时间“涨工资”的浪潮成为泡影,社会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动荡之中。美国政府在缺乏足够现金流通后又必然会在现金去向上找原因,很快,洛克菲勒先生就浮出了水面。
可是,就算有证据证明洛克菲勒在股市上投机,也没有任何的一条现行法律可以援引来制裁这位“以正常、合法手段谋取利益的”大亨。不过,摆在艾森豪威尔政府面前的不仅仅是国内的乱摊子,还有国际上对各国资金流向的质询。可是这些钱大部分在金融泡沫破裂的同时变成了一张张的证券,也就是废纸。急需要大量现金流通的各国又不得不把目光投注到最近两年在欧洲和美国大量销售工业品的中国身上。希望中国能够组织一批货币来挽救各国的货币体系,缓解银根紧缩,硬通货贬值的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