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六十二章 宗师作品,谁还敢看!

廖宗正拿着欧昭雪誊写的《兵车行》直接就走了,连个招呼也不打。

欧庆民和司中原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了什么。到底是欧老的手快,抢先把廖老看的诗抢了过来。他一脸得意的看着无奈的司中原,心想:即便你参过军又怎么样?都七老八十了,老不以筋骨为能!先下手为强。

但是,当他看到手中信纸上的诗句的时候,脸上的得意一瞬间就没有了,诗中的感情扑面而来,那样的悲怆、那样的怜悯、那样的愤怒,刹那之间就让他融入了其中。

司中原看到他脸上的神情就知道那肯定是一首严肃的作品,他看了看手边非常欣赏的《将进酒》,又有点不敢看那篇作品了,这样强烈的感情还是不要变换的太厉害,自己毕竟已经上岁数了,能看到《将进酒》这样潇洒的文字,又能看到《蝶恋花》那样的深情,他也有点不敢再往下看了。

司中原朝着欧昭雪努了努嘴,欧昭雪心思玲珑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拿起笔来把《将进酒》和《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帮他誊写了下来。司中原满意的拿着两首好诗,悄悄的也走了,欧庆民却还沉浸在《兵车行》的世界之中。

欧庆民根本没有留意到司中原已经走了,他已经跟“杜甫”的感情联系在了一起,虽然只是一首诗,但是却把欧庆民和另一个世界1300年前的杜甫杜子美联系在了一起。

不要看欧庆民平时在孙女和至交面前一副不着调的样子,其实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是个忧国忧民的人,不然也不会执教国学书院几十年,为的还不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尽量的保留国内文学的精髓吗?

他跟司中原还有廖宗正毕竟还是不同的,司中原主攻西学、廖宗正主攻科学,只有他只攻国学。所以对国家最有感触、最有感情,倒不是说其他两人不关心国家,而是出发点的不同。欧庆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国内,又跟朱家一向交好所以其实对中国的国情是最了解的,也是三人中参与政事最多的一个。所以他跟杜甫之间有共鸣,相隔两个世界,超过1300年的时空并不能把两人阻隔,爱国的情感是相通的。

欧庆民跟廖宗正看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他毕竟是国学大师,在把全诗整体看了两遍之后,他就细细的分析起了此诗的文本结构。一眼看出此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即“一头两脚”。

前六句一韵到底为头,两脚各14句并且四次变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分则为三,合则为一。

内容上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二、三段都有此类描写想呼应。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穿越大宗师之路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