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不会在殖民地发展高技术的工业,而只会让自己的殖民地出产原料。运回英国本土,然后再从本土运入大量的工业制成品,一进一出这就是大英帝国的维系荣光的根本。英国人的强大与德国的强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下缅甸海路贸易量急速上升。1855/56年度。下缅甸的海路贸易进口额为1070万卢比,出口额为370万卢比,到1878/79年,进出口额分别为4910万卢比和7085万卢比。在短短的23年间,进口额增加了4倍,出口增长了18倍。且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口一直超过进口。而这种的外贸出超的地位,并没有给下缅甸地人民带来物质利益和技术进步。因为缅甸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由殖民地政府和外国公司、商人所控制,出超所得全由他们独占。而输出的物资却是缅甸的资源和人民血汗创造的劳动产品。对于英国人干出的这种丑陋贸易勾当,中国国内早就有学者称呼——‘在这种殖民地人民两头受损的贸易中,英国人的殖民地“就是一支两头都点亮的蜡烛”。’据中*情局统计,下缅甸的海路贸易总额1855/56年为1440万卢比,1883/84年已达到1.6亿卢比,在不到30年时间里增长了10倍。【11卢比大概值1英镑】
更重要的是在下缅甸的输出品中,占第一位的是稻米,其次是林产品。在19世纪80年代后,这两项产品占输出总值的80%以上,完全是贸易结构的极端畸形。
这种贸易结构,再不动发展的人看了也知道不对头。只是缅甸人无力去改变状况。
人口只有350万的下缅甸,长年在押囚犯的数量都超过了五千人。这对于缅甸这个信仰着佛教的国家来说是极高的犯罪率。并且英国人已经在下缅甸施行了实质意义上的灭佛——到19世纪80年代,下缅甸至少有一半的村庄没有寺院。
这就跟西方人的村镇里没有小教堂,中国人的农村里没有土地庙一样。
现在英国人杀进了上缅甸,以英军的蛮横,缅甸现今的情况可想而知。明壮王子只要想到现在缅甸的混乱和英国人采取的高压政策就两眼泪水直流。
袁世凯眉毛不经意的挑了挑。明壮之流的缅甸人只想到英国人对缅甸造成的伤害,却根本不知道英国为了缅甸花费了多少精力。
去年下半年的经历使得印度殖民政府和战场上的英*人认识到,缅甸人的反抗要比任何人所预料的都要广泛和顽强。英印殖民政府不得不增派军警,镇压缅甸人民的反抗。1890年11月,在缅甸的英军约1.1万人,到1891年战争结束,英军已增加到2两万。进入1892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3.2万人,另外还有宪兵16400人。军警总人数将近5万,而当时上下缅甸的总人口还不到800万,军警与居民的比例竟达1:16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