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的队列意味着部队的纪律性,除了脚步声没有别的话语声音,也意味着部队严格的军纪。而且人不是放在那里就不会动的木桩子,士兵们要是没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是没法长时间维系队列的整齐的。而士兵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意味着训练水平,士兵们目光中所蕴含的那种坚定意志,意味着军队的士气和军队的斗志。这点上做不好,做不到位。士兵们就会想的多,目光自然也就变得散乱和复杂。只有军队士气高昂,士兵对战争充满自信心,眼睛中剩下的就只有极为单纯凝聚的目光。
作为中亚崛起的名将。为俄罗斯吞并中亚三汗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斯科别列夫在部队士兵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俄军主力部队的行进,那哗哗的脚步声听的只令人精神亢奋。汗毛雷击一样树起来。
这就是名将对于一支军队的作用。就像刘暹统帅下的秦军,战场上勇往直前。士兵根本不去考虑失败的可能。
精神的作用,贯穿每个俄军士兵的身体,他们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
就在连续的骚扰当中,俄军一点点靠近拱宸城。而他们越接近拱宸城,周围的景色就变的越异常起来。
斯科别列夫没到过这里,但基里连科是来过这儿的。那时候的拱宸城,给基里连科的唯一印象就是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空置,无人耕种。零星的几块农田也是散落的。但现在呢?土地却连成大块。在田地之间很明显有尚未完工的工程,看样子很像是水渠之类的水利工程。给分成一段一段的,让基里连科一时想不明白,中间的落差到底怎么解决。
这些疑问都只是小问题。基里连科、斯科别列夫等人更关注的是这些田地的总面积。农田多了,粮食就多了;粮食多人,人口就增加了;人口增加了,城市便更加繁荣了。这块地盘更加繁荣了,也就更能支撑众多的军队驻防了。
这就像俄国人在西伯利亚。没有城市做基础,就不可能长久的屯驻太多的兵力。中国人的‘实边’做的很好。这才几年的时间,就大变了样子。
斯科别列夫对现在的新疆是知道很多事的。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兴修水利,给无地的百姓划分土地,鼓励马耕。伊利腹地的变化真是中国人这两年一点点干出来的。
往日的时候,斯科别列夫还会对‘兴修水利’保持轻视。在他眼睛里,新疆的百姓跟中亚的土著一样都是愚蠢的透顶。俄国人在中亚进行高压统治,很难大规模的发动人民,而光靠政府的努力,做这些基础设施显然是杯水车薪的。
秦军在新疆的统治建立还不足三年,比之俄国人在三汗国的统治时间都差。斯科别列夫很难想像在这种不牢靠的统治组织下,能让‘兴修水利’落到什么实处。直到他现在亲自看到这些农田,见到尚未完成但是规模甚大的水利工程,斯科别列夫才明白自己错了。中国政府在新疆的统治能力远不是俄国政府在中亚能比的。他们能组织起人来进行认真的建设,而并非敷衍了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