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使先生,李中堂已决定聚集兵力,在淮安与秦军做殊死一搏。这山东的华盛军,当到用武之地了。”
面对着威妥玛说话的人赫然是曾纪泽。因为曾国荃的投降而被清廷抹掉了全部官职,现在只以李鸿章幕僚的身份奔走中外的人。
他口中的华盛军则是德国人当初时候那个异想天开的主意的改进。
一支由英法德三国一手招募、作训,编队建制的华人部队。总人数在三千人上下,分作四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炮营,和一个军指挥部。
所有队以上军官全部有洋员担当。就像原时空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军里的威海卫华勇营一样。只不过眼下的这支部队的定义是保卫大清国,是西方列强对于现下快速发展的步兵战术的一块试验田,而不再是纯粹的‘汉奸部队’。
二月底,天津、河北、山东一代的淮军部队大举南下,他们撤离后空出来的位置有八旗新军和多军来补替。李鸿章对于刘暹的回信只有两个字——淮安!
他准备集结手头全部的力量在淮安跟秦军做个决断。这段日子里,李鸿章承受的压力很大,漫天朝野非议加身,李瀚章的被俘和云贵巨变,让他与清廷之间彻底裂开了一道无可弥补的缝隙。
向南!向南!
运河两岸,大队大队的淮军军队在滚滚向前运动,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运河的水面上,还有首尾相接长达数十里的船队。
大清朝是存是败,李鸿章决心做最后一搏了。此战之后,淮军若胜,一切还大有可为;若败了,李鸿章觉得自己也是对其了朝廷了。
接下来多军、八旗新军能把仗打成什么狗样,他都不需要管了。他已经尽力了!
“中堂……”
周馥走进来的时候,李鸿章正在休闲的看着说。这人啊,一旦下定了决心,那就天大的事儿也不在乎了。李鸿章自从决心在淮安跟秦军见个生死,他这日子过得就一天比一天舒坦、舒怡。
“玉山啊,南面的还是北面的?要是北面的,就甭念了。”
李鸿章已经不像再听朝廷吵吵嚷嚷了。
“中堂,是北面的。不过儿这事儿稀奇。京里的旗人们正拉帮结伙的往关外跑呢。”
跑路去关外的准备满清是一直都在做的。当年多尔衮定在北京不走,不是因为北京有明朝的故宫,而是因为这里距离关外近。
虽然二百多年过去了,满清早在关内安了家。在京的头头脑脑大大小小谁也不想着再往关外去跑,诸多旗人还视之为危途。但这关外二百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不许汉人们迁入,不也就是为给有‘万一’的这么一天预备的么。只是北京城内的百万八旗子弟要逃走,也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最主要的是这些八旗子弟都已经悠游嬉戏了二百多年了,早养成了废物懒人了,去关外可就得自耕自食,这个种地放牧的本事不是一天两天能找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