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百一十章 历史的拐点——蝴蝶效应

可以说‘俄军跌倒。刘暹吃饱’,弹药的缴获完全弥补了刘暹两次大战前后的军火消耗。

……

八月二十六日,头勒克西。中俄于伊利的第三次碰撞,正式打响。

阵地位于伊犁河北岸,地势平坦,景物平淡无奇。在头勒克村落的前沿。距离伊犁河流域另一座大一些的村落安达拉有四五十里。

头勒克村落北边是一道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小河流,当地人叫布察林河。河流流经头勒克村落。然后注入伊犁河,是刘暹可以用来加强侧翼防御的天然屏障。

而阵地的南部是大片荒废的田野。虽不怎么便于隐蔽自己的军队,但是俄军的骑兵也难以在那里发挥出战斗力。

因为一条条引水的沟渠和田垄完全将田地给分割成了。这些低陷或是凸凹的沟渠、田垄是骑兵纵横最大的天敌。

刘暹是歼灭了上千哥萨克骑兵不假,但是瞎子吃饺子——他心里有数,自己的胜利并不那么令人信服。靠着虚拟地图,刘暹已经大致清楚考夫曼此次带有多少哥萨克骑兵了,所以他对此不得不防一手。

刘暹的阵地北起布察林河岸畔,中部是头勒克村落,南部到村南面的田地,几乎全线都能够得到必要的掩护。

刘暹要为手下将士的性命负责,他不能在宽阔的原野上硬憾俄军,所以战线与布察林河垂直相交。

征伐军在头勒克一线的阵地南北绵延五六里,可以有效地限制俄军哥萨克骑兵的穿插机动能力。虽然两翼兵力是薄弱了一些,但是俄军因难实行侧翼包抄,所以要么只有正面战斗,要么就需施行真正的大纵深迂回,但这样势必会拉长俄军的战线并削弱其锋线上的战斗力。

刘暹没有自大到凭真本事自信自己能把握住战斗中的任何一个稍瞬即逝的机会,以击败俄军。但是他有虚拟地图!

在备战过程中,刘暹很平庸地部署着军队,基本上包括四个集团:右翼、中央,左翼和预备队。

右翼军队主要任务是掩护通向安达拉的道路,和保护头勒克战线的侧翼安全,必要时候还可以机动使用,以增援中央和左翼部队,对敌人实施反突击。

任务不重,部署这里的只有一个不满编的义勇营大队。大队长是张世安,四川时候加入秦军的老兵。

中央军队的任务是防守头勒克村落。整个阵地分作三线,最前的突出阵地,和村落的主阵地,以及村落后的预备阵地,刘暹的指挥部也就在这里。

他们的任务没有反击。坚守、吸引,承担更多的俄军的进攻。除非是到了要全面反攻的时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