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现在就去吉祥小队的水稻田看一看,大家就知道我的所言非虚。”郑教授见到时秀华答应昨天说的研究生,自然是喜出望外,以后,时秀华要是出了名,他这个导师也就跟着出名了。如果时秀华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出名的希望。
安排好这一切,也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郑教授立即提出:“我们一起到吉祥小队的的水稻田,采集各种数据,以供研究,就不会说我吹牛的了。
是的,几个老教授也是听郑教授吹嘘,水稻长得如何如何,亩产能达到多少多少,一直不相信,一般的农田,产量会比他们的试验田产量高?社员都种出来来,还要他们农科院干什么呀?这是绝不可能的,今天就是跟着郑教授来看看具体情况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来,郑教授取得土壤数据以后,早就该来了,最起码要给时秀华吃一颗定心丸,但是,水稻还没有抽穗,就不好测量算出产量,一直挨了这么多天,估计水稻抽穗了,就去带着不服气的几个老家伙。匆匆赶来了。郑教授就是要给时秀华一个合理的结论,
实际上,几个老家伙还在等着拆郑教授的台呢,他们真的不相信,一个老百姓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就会有这样水稻田,总认为郑教授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就差没说一派胡言。郑教授就是不提议,他们也打算悄悄地来看看。
郑教授也不好解释,因为上次跟时秀华闹翻了,也没有询问如何长成这样的原因,方法,条件,自己就武断的下了结论,就是氮肥用多了,结果,郑教授被打脸了,分析土地养分非常合理,这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自己也悄悄的来过两趟,也没有惊动任何人,
结果,还是没有找到原因,也不知道时秀华时施的是什么肥,或者说,还有什么具体的技术,在郑教授看来,时秀华绝对有特殊技术,水稻不会凭空长出这样好。
时秀华没说,自己不好意思问,郑教授就把这几个老家伙找来了,一是让他们服气,而是让他们提问求证,时秀华肯定回答他们,自己就能得到某些数据,这是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之?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要走这条路。
郑教授,时秀华一行人,赶往水稻地的时候,就要经过吉祥小队的蔬菜田,大家的目光立刻都被吸引了,哇噻,蔬菜长得这么好啊?
郑教授连忙开始吹说:“大家看一看,这就是芽播的蔬菜,长势非常好。我敢说,这是那农民第一次使用芽播技术,上次我们来时,还是小苗,现在长得多好啊,黄瓜挂满了架子,西红柿压弯了枝条,依我看,顶多十天,黄瓜西红柿都要能上市了,”
“市面上,绝对看不到这样鲜嫩的蔬菜,”一个学生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