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两次位面大战后,对于神州这类的机械科技位面,卫铿可以说在大部分基础技术链条上,处于全部“略懂”的状态。
在潘多拉位面,卫铿的分体对工业供应链的各行各业都“干过”。
由此,在眼下神州位面,卫铿能够将各项技术按照难度进行分类筛选。大食地区是不可能建立全套的现代工业体系滴!但是可以将工业链上那占据百分之九十五,技术难度不高、对工人技术积累难度不大的项目给本土化。
在后进国家正常发展历程中,对已知晓科学技术的总筛选,是一项看起来很普通、没有任何奖项、最基础的工作,但这恰恰是能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
后进国家的起步,往往是工业基础水平很低。如何在短期内,利用外来援助、采购,建立一套最适合本国水平的工业化模式。这需要举国上下的学者进行调查、讨论,最终慎重设计。
例如近古世代的新华。面对外国援助项目,先跳过那些眼花缭乱,但自己无法掌握的科技,自行选择自己能造的坦克59、海军舰艇猎潜艇、喷气式战机歼7
这些自用武备,很长时间都是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准。随后数十年,周边的势力诸如日韩甚至印度,都从外来发达国家买来高过自身一个代差的武备。
但是从基础上来做,有基础的好处,能够脚踏实地进步。
以至于进入信息时代后,周边那些拿着买来新武备的小国在先进了那么多年后,陡然发现了身边土鳖20、055后,心里不平衡。
这些一直是跟在西方背后捡破烂的小国,一直以来认为自己科技水平比土鳖高,故觉得“自己上,自己也行”。跟着上马了五代战机、大型驱逐舰、超音速导弹等项目,甚至还想攒出航母,却发现基础不足,只能做pp,高级点的是做个“心神”之类的航模。
这些小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落后了!他们才是基础薄弱的国家。
后进国家试图走工业化的过程中,保有独立自主设计、规划能力。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
商私体系下的先发国家具有先发优势。在其决定选择某项核心科技作为突破方向的时候,可以利用文化输出掠夺后进国家相关方面人才。这种己方科研3敌方科研5的状态下可以快速抢占关键产业的制高点例如近古时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太空。
二十世纪的时候,东亚南亚的人才成批成批被欧美吸纳。
天竺基本上是被吸干了连渣滓都不剩,能留在印度本土的,只剩下不受重视的三流人才。
在东亚这边虽然可以保留大量二流人才由于文化界拖后腿,留给国内的科研氛围也非常不好。
所有的大公司讨论科技,都在追求所谓“一流人才”。一再的舔,结果人家还是人往“高”处走。对部门能够留得住的“二流人才”则是看不上,给其的资金和组织架构上非常苛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