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老爷现在已经打开了主世界近古时期资料,做了一个“民思”变化列表。
社会变革哪有那么容易!每一场变革的背后都需要一代人形成的共识来推进。
主世界自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东方社会变革民思是全世界变化的最快的。但即使是从49年后开始算报晓雄鸡也至少经历了七八波才勉强完成了初级社会大同主导的工业社会。
每一波民思变化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每一波都是一代对上一代狭隘思想的鄙夷,并且面对更下一代的民思时,也都顽固认为其“读书少年轻”。
例如新秩序重建,19五十年代的民思,主要是依国为命。
刚从战火摧残,满目疮痍时期走出来那一代人宛如看到救命稻草一样看到一个可以从过去欺压中站起来的机会。对外界强权团结在光脚不怕穿鞋的棍气。什么友邦最高之类的说法,都在这一代爆裂的民思下扫荡回去。
六十到七十时期,“寄希为国”。
战争已经远离了一代人,人们无需面对几十年前黑暗绝望看不到亮光的绝境。虽然有自然灾害等疼痛,但这个时期的基础科技也有了十足的发展,核武、卫星相继在掌。大家相信国会变好,未来也一定会更有希望。但是在乐观中,对官僚主义滋生缺乏警惕,同时忽略外部世界科技的重大变化即将带来的新冲击。
而下一个世代,却是“与国相冲”。
由于战争远离了四十年,先发国家通过消化上次大战中的军事科技,推动科技创新链条将前沿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进而在经济上结出了巨大的果实。在经济优势下,先发国家的宣传开始发力!这一代年轻人,陡然看到外界信息化发展的新生活后,心态魔怔了,对上一代所谓“先进道路”产生质疑。故这时期的民思,认为个人的不成功,是国家束缚的太多。这一代人不经调查,就将大量从外部道听途说的概念当成建议说出来,认为自己是敢说真话的少数人。开始鄙夷上一代蠢,斥责下一代天真粉红。
紧跟着2时代到来了,这一代民思是“与国同荣”。这和“与国为希”有点像,但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与上一代执着于“批判”不同,这一代年轻人是东亚近古时代最强一波婴儿潮,也是最极端婴儿潮。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成长,被安排到各行各业亲身体会追赶的困难,也见证了“外部世界强权干涉”时“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得出了“再苦再难,也要追,为了不挨打,几代的牺牲是值得的”的真理。
相对几十年前“站起来”,这一代是真正将中华推向了“复兴”的重要一代。
然而这一代人在最青少年的阶段还是有所疏忽。一味地的向前走,忽略“阻力”在滋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