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赶紧单膝跪的拱手领命:“臣领旨谢恩。”
赵桓扫了一眼众人,又说道:“朕会下旨任命曲端、张俊、吴璘为西南战区制置副使,吴敏为西南战区安抚使,负责整个西南的行政财政和招抚工作。”
赵桓又望向岳飞和韩世忠,说道:“岳飞上前听令。”
岳飞上前抱拳拱手:“臣在。”
“朕任命你为蒲甘之战南部登陆作战前敌总指挥。”
“臣遵旨。”
赵桓又对韩世忠说道:“朕任命你为蒲甘战区南部战区前敌副总指挥,主要负责海战和海上运输。”
韩世忠赶紧抱拳拱手:“臣遵旨!”
赵桓又望向吴玠说道:“你回川陕后,留下十万给你镇守川陕,剩下十五万让你弟弟吴璘率领从川蜀入川,并进入大理,到了腾冲府听从杨再兴调遣,从北边参与佯攻。”
吴玠躬身答应。
接着赵桓又对杨再兴说道:“除了川陕战区十五万军队之外,原先大理的二十万大军以及这两年岭南新兵营新训练出来的十万新兵全部归你指挥。
这些部队用于北部的佯攻和等到蒲甘军队后撤之后,趁势杀入时的战斗,具体这一仗该怎么打,由你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
这就是授予了杨再兴根据战场变化临时决定作战计划的特权。
在以往基本上都是赵桓制定好作战计划,由统兵官遵照执行,而这一次因为历史上所没有的战役,又是一个灭国之战。
所以赵桓动用了三个战区的大部分兵力,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用来打这一场,当然还包括大理归顺之后本身拥有的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大军是赵桓非常看重的。
大理的军队不说战斗力有多强,但是适应当地环境,熟悉地形地貌,用起来应该会更顺手。
经过这一年多在大宋境内整编同时集训,他们的战斗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对大宋的忠诚度也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这次皇帝赵桓用于蒲甘之战的总兵力,从川陕战区、京湖战区和江淮战区各抽调十五万兵马,共计四十五万,海军陆战队为十五万,大理国为二十万,新兵营为十万,总兵力达到九十万。
其中南部主攻是六十万,北部佯攻是三十万。
当初攻打大和,赵桓动用了百万大军,那是因为大和地处海外,而且大和国的总兵力达到五十万,所以动用了百万大军前去攻打。
而这一次对蒲甘的灭国之战,蒲甘整个军队只有区区十五万。
但是赵桓却要动用九十万大军去打,主要是因为这一仗太重要了,这是打穿印度洋,夺取印度洋出海口的一个重要战役。
同时这些军队并不是打完就撤,下一步还将会对整个东南亚其他敌对国家发动接下来的战斗。
赵桓要利用北边金国已经被打残,短时间内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的有利时机先解决东南亚问题,把东南亚彻底解决之后回头又要应付金国了。
同时蒲甘属于热带丛林,在这样的区域内作战,赵桓是非常谨慎的,他宁可用狮子搏兔的绝对优势兵力来打这一仗,也不愿意冒险。
其实元朝、明朝和清朝与蒲甘的战争,之所以没有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都是因为投入兵力不够,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没有利用中原政权人口军队庞大的碾压态势来打这一仗。
当然这跟重视程度不够是有关的,赵桓不打则已,要打就要打大仗,全力以赴,绝不能做做样子,那还不如不打。
赵桓能够一下动用九十万大军,几乎动用了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还是因为自己有钱,所以他不像元、明、清三个朝廷那样花不起钱,难以动用十万级别的军队。
作出战略部署之后,便各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