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正文 第七十九章 跋扈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高三可不比高一高二,整个元旦假期才半天。没办法,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嘛,尤其是鲁东省这样的教育大省,一分万人倒是不敢说,几百人上千确实是有的。

苏卿记忆里鲁东省的考生最多的时候是有过百万人,而计划在鲁东省招生的高校不过只有五十万甚至更少,幸亏大量的民办高校填补上这些空白,不然但是落榜考生造成的社会问题也能让鲁东省政府吃一壶。

高考,这个占据了每个华夏人近五分之一人生的大关,虽说在后世的社会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它的正面意义还是远大于负面意义的。

说到底高考与华夏历史里的科举性质差别并不大,都是底层社会的人民向上爬的最佳途径,只是高考的范围更大,能够通过高考改变人生的人更多一些。

科举虽说也是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人才,但是华夏的古代社会里有能力把孩子送去读书的人还是少数,至少也得出得起私塾的束脩。也就是说科举选拔人才所针对的范围至少也是寒门子弟,真正一贫如洗的不是没有,只是相比起来实在太少了。学而优则仕在华夏的古代社会,也只是特权阶级的特权罢了,与真正的贫民百姓的关系并不大。

而高考却是不一样。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平民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而高校扩招之前的大学文凭含金量也让普通老百姓有了一些也许不切实际的期望,对教育和高考的重视自然与古代社会大相迥异。

也的确,高考也让许多人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从高校里走出的那一批人,很多也就成了华夏社会的精英,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完成了社会阶层的上升,成为“上流社会”的公民。

可能有人对“凤凰男”之类的人有很大的偏见,认为这些人虽说能跳出农村,过上比上一代更好的生活,但是内里其实小农思想极其严重,甚至人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确实也有这样的人,而且数量还不少,偏见也越来越严重。

但他们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容置喙的,很多人的起跑线远比他们要高,最后却没有更大的成就,说到底也是欠缺一份努力。嫉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真正地站在更高处,才是对敌人最大的打击。

不管怎么说,高考的重要性还是不容置疑的,可怜的高三学生也只能痛苦地熬过这暗无天日的一年。

苏卿虽说已经决定要过一段高三生活了,但是也没有立即去卢县一中。交待完公司的事情,又从新华书店买了一堆书,苏卿才施施然回到卢县,准备去卢县一中给林若彤和楚明脂一个大大的惊喜。

苏卿家的老房子离着卢县一中不远,步行也就十几分钟,苏卿也就没有开车,一路走着也倒是有几分闲情逸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重生之商路大亨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