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开始,华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发生变动。由外贸部门一家负责出口经营转为多家出口经营。获得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增加不少。
由于华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制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从一九八一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这就是汇率的双轨制。其中之一是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格’,八一年到八四年官方牌价是1美元比1.5华国币。另外一个是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这个价格是按1比2.8来计算。国内资金短缺和外汇短缺,对于外汇的急切需求,使国家的出口政策采取了某些倾斜,国家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出口以换取外汇,这个时候,国际贸易的主要功能就是出口创汇。
一九七九年,华国的外汇储备额是21.54亿美元,八零年是22.62亿美元,八一年是47.43亿美元,八二年开始急遽上升到111.25亿美元,首次过百亿。
既然确定了客商在经营这方面的资格没问题,外汇的资金也已经由华国银行出具证明,那,剩下来的问题应该就是自己这方面如何配合,让少年客商满意而归。必要的时候,县里甚至可以做出一定的让步。
双轨制的汇率下,国家对外汇管理使用的是留成制度。出口收回外汇后,一部分外汇(有一定的比例)必须按较低的官方汇率上缴国家,余下的部分可以按市场汇率卖出给华国银行,也可以自行根据市场方面的信息进口商品,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哪一个省市建设不需要外汇?特别是华国和米国建交后,因为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取消了某些对华贸易的限制,从八一年起,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放宽对华限制,米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向华国出口较为先进的技术。国家和地方对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是非常急需的,有外汇才能获得这些。
或许可以先铺好路子,做生意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张县长琢磨着。
这也就是李震东敢深入内陆省份做生意的胆气,以外汇开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华国对外汇的需求超出想象。在获得外汇的同时也从国外大量进口技术、物资用来建设国家的重点项目,直到九零年,华国的外汇储存量才首次过两百亿美元。
曾经在某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华国政府在金融管理上稍显混乱,国内有华国币、外汇券使用,外币使用上也经常用美元、港币来结算。在港区,李震东持有不少的港币,如果接受港币,李震东可以直接汇入华国银行。如果需要美元,李震东已经在汇丰银行购买了几十万的美元,也就是多花了买美元的手续费用而已。美元、港币这个李震东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仅仅是这两种,李震东甚至准备了不少的外汇券。外汇券不是用在做生意上的,而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或许某些人需要。
绝大部分人是不能出国的,那想买好点的东西,只能是拿外汇券去友谊商店、免税店。八十年代的华国不富裕,但是,总有少部分人钱会多一些。外汇券代表着某种高一点的身份,华国不缺少身份高的人群。(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read3;< 更新更快 就在笔趣网 www.biqu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