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德军装甲部队以近乎无敌之姿横扫了整个西欧;地处大洋彼岸的美方在震惊骇怒之余,也深切感受到了双方在装甲力量上的巨大差距。随着德美之间停战谈判的破裂。美国6军急需一款能够对抗德军装甲力量的坦克来应对下一步的战斗,m4谢尔曼便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下,提前出现在了美国6军高层的面前。其战斗全重31吨,动力为一台4oo马力的汽油机,重量和机动性都略逊于采用柴油机的4号坦克。唯一和史实有所不同的,便是其在设计之初就选择了穿甲能力更强的76毫米152火炮:由于美国6军正面临着严重的反装甲压力,原版的75毫米14o火炮在刚刚提出方案之时,便被毫无悬念的立即否决了。
尽管在美国6军高层的眼中,这款谢尔曼型坦克的攻防性能,距离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战车还有相当程度的差距,但这已经是军械局在他们所规定的三个月时间限制内,所能拿出的最好作品了。战斗全重42吨、装备9o毫米153火炮的重型坦克“潘兴”尚处于研的初始阶段,其在悬挂、火力、防护、和重量上的大幅提升,所带来的是设计领域的全面推倒重来;而美国6军显然已经无法等到m26潘兴式完成设计和测试的一年以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坦克量产。德国人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装甲部队必须快形成战斗力,哪怕是性能不及对方也是刻不容缓!在匆匆完成了越野测试、并进行了小范围的改进之后,谢尔曼型坦克便从1937年1o月起投入了全面量产。时至今日,美国6军已经接收了近2ooo辆该型坦克,其出乎意料的可靠耐用,让原本是赶鸭子上架的6军高层长松了一口大气,心中不禁感叹战争果然是科技的最好催化剂。
然而,这款坦克在性能上的劣势,却是随着当前和德军同行的交锋而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由于变箱放在车体前部,使得长长的传动轴不得不从车体底部贯穿整个前后,从而大幅增加了坦克本身的车体高度——而这显然直接影响到了它的装甲防护。谢尔曼型的车体正面为51毫米47度倾斜,炮塔正面更是只有63毫米的垂直装甲,德军iv号坦克上的88毫米15o火炮在1ooo米外就能将其上轻易贯穿。它的38毫米侧面垂直装甲更是只能防反坦克枪,除非穿甲弹的入射角度极大,否则都必然会形成致命的穿透。
而面对iv号坦克6o毫米6o度倾斜的车体上,谢尔曼所装备的76毫米火炮在这等效厚度高达175毫米的装甲面前根本无能为力,即便是采用硬芯穿甲弹apcr,打在对方的车体正面也只是一声清脆的反弹。美军坦克手只能寻求在5oo米以内用apcr击穿对方的炮塔正面,或是攻击其相对薄弱的侧面装甲。由于iv坦克的车体侧面也有6o毫米厚的防御,这使得它对谢尔曼的免疫区扩展到了左右各3o度的范围(理解不能的请自行重修空间几何);要想获得小角度的侧击,美军坦克兵得先祈祷自己不会在接近的过程中被训练有素的对手现摧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