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台湾的历史

19世纪

1805年:大龙峒保安宫落成。

1808年:吴化等人将业已在宜兰开拓的人,制成住民户口清册,携至-{台北}-艋舺呈缴给闽浙总督方维甸,要求把蛤仔难编入清朝版图。

1810年:清政府核准设「噶玛兰厅」,厅治设在五围(今之宜兰市),首次正式对台湾东北部的宜兰进行直接统治。

1854年:美国培理舰队停泊基隆。

1859年:圣多明哥会派遣神父到台湾传教。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台湾开放淡水及安平港为通商口岸。台湾经济逐渐迈向繁荣。

1862年:戴潮春起义。沪尾(今淡水)正式开港。

1863年:鸡笼(今基隆)正式开港。

1864年:安平和打狗(今高雄)正式开港。

1865年:英国长老会马雅各开始在南部传教。

1866年:英人多德在淡水种茶,改善台茶产销,展开台湾茶叶的黄金开发期。

1867年: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和原住民族长卓杞笃缔结灾难救助条约。

1871年:原住民杀害船难漂流之琉球居民而引起牡丹社事件。

加拿大长老会的马偕抵达淡水,开始在北部传教。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日本政府与清朝缔结《北京专约》,清承认日本的行动为保民之举,赔款50万两。

沈葆桢奉派至台湾,清朝对台湾的经营转为积极。

1875年:清廷取消内地人民渡台耕垦禁令,台湾正式全面开放。除原有的台湾府以外,另置-{台北府}-,辖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及基隆厅;另於恒春半岛设置恒春县,东部设卑南厅,南投地区设埔里社厅。

在沈葆桢的奏请和监督下,总兵吴光亮完成横贯台湾东西部的八通关古道(11月)。

1877年:架设-{台南}-至旗后电线。

1882年:马偕创设牛津学堂。

1884年:中法战争,法军炮轰基隆,登陆淡水。

-{台北}-城的城墙及五座城门兴建完成,为清代台湾兴建的最后一座城垣。

1885年:因中法战争的刺激,台湾从福建省独立出来成为台湾省,刘铭传就任第一代台湾巡抚。他在六年任期内,使台湾成为全中国最进步的一省。

《台湾府城教会报》创刊。

1886年:刘铭传著手清赋事业,创设保甲制度。

1887年:设铁路总局於台北城,开办台湾铁路,为中国第一条官办客运铁路。

1888年:开办台湾邮政;并在-{台北}-设置水力发电厂,为台湾电力之创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日、清议和期间,占领澎湖群岛。

邵友濂奏请移设台湾首府由-{台南}-移至-{台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7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