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的人流首先被三三两两抱着孩子的妇女拦住,妇女小声地挨个询问:“光盘要吗?VCD要吗?”
甩开这些妇女以后,接着便是一辆一辆的三轮车排成排,车上架着炉子,塑料袋里放着各种食材,轮着炒锅的小伙子卖力地吆喝着:“炒饭、炒面、炒饼啊!”,边上板车上的姑娘抱着一箱子发泡塑料饭盒也不甘示弱喊着:“盒饭、盒饭,两荤一素两块五!”
紧守着燕京大学西门的电子市场附近没有啥像样的餐厅,就算是有,在这个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新中关村,也没人舍得浪费那个时间去下馆子吃饭,他们的工作餐都会在门口的这些小吃车上凑合了。就连来这里买东西的顾客也一样,毫不顾形象地捧着盒饭,找个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举着饭盒就往嘴里刨。
新中关电子市场,美其名曰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产品流通中心,说白了跟卖菜的集贸市场没啥区别。
一个接一个的玻璃柜台,隔成了四平米左右一个的摊位,每个摊位上都堆着一摞一摞的电子产品,虽说都是计算机配件,但在这里都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5.25软驱、1.44软驱、光驱、机箱、电源这些相对便宜一些的配件,都跟大白菜似的堆在那里,任人翻捡;价值稍微高一点的主板、显卡、声卡则垫了防静电袋摆在柜台上面,铺成一大片,每片主板上都用纸板写上简单的型号、性能参数,而主板、显卡的包装盒则被当成了幌子,高高的挂在后面展示;只有价值最高的CPU和内存才会被收进柜台里,有专有的架子陈列,供顾客挑选。
每个周末都是这里最忙碌的时候,今天是周日,新中关电子市场里更是人山人海,偌大的市场里居然挤得有点水泄不通的感觉。
人挤人、人挨人,以至于经常会把摊主的玻璃柜台挤得挪动位置,而忙碌的摊主不得不经常向外推动柜台,否则自己的摊位就会凹进去一块。
如此火爆拥挤的场面,让人怎么也难联想到,这里会是我们泱泱大国的北方高科技中心。
其实不难理解,这个年代兴起过各种群众自发的热潮,除去那些盲目甚至还有害的气功热、君子兰热、经商热之外,还有过读书热、外语热、计算机热。
后面这些热潮刚巧证明了处于国门刚刚打开的年代,老百姓对知识和对外交流的渴望,这是好事,由此也给国家积淀了大批的可用人才。
今天的谢振华也渴望成为一个人才,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
昨晚姚远的鼓动他听进了心,本来就喜欢计算机方面知识的他,早早的就买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家用电脑。
谢振华家里并不富裕,母亲是售货员父亲是工厂里的工人,收入是属于偏低的那种,就这种条件下,两位可爱的家长自己也并不懂什么计算机,但为了宝贝儿子日后能出人头地,居然把家里的几乎全部积蓄拿出来,花费将近两万元,给儿子买了当年最先进的一台带声霸卡的486计算机。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两万元足够一家人两年的生活费用!
万幸,这一次的投入算是花对了地方,由一台486开始启蒙,谢振华才能在以后投入到席卷全球的互联网大潮中。
不过眼下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造成了谢振华的奶奶重病,一家人居然都拿不出住院费来,竟然差点卖房筹款。
还好这个问题在他们小哥儿几个的努力下,已经差不多解决了。
今天谢振华顶着烈日跑到电子市场,目的只不过是想淘换几本计算机类的专业书籍。
正埋头在摊位上挑书的谢振华冷不防肩上被人猛击一张,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带着惊喜在身后响起:“你怎么也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