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了,李富国来了。从达拉斯到旧金山横跨了半个米国。
启航和TI的协议中有条款TI帮助启航培养20名芯片方面的工程师,共同研发VCD二代数字解码芯片。这项合作协议从去年7月份开始一直持续至今,来培训的人有近一半的人在春节前完成了培训返回国内。
这些人回了京城,他们带着启航购买手机芯片的相关技术一起返回启航电子。他们学习的重心也多放在了学习手机芯片的各项技术。
返回京城后杨帆不会让这些人再回启航通讯技术研究实验室了。杨帆会让他们先留在了启航电子研发部,做手机开发的技术准备。
另一半人还留在德仪,他们专注于第二代数字解码的开发。这些人会一直干到二代芯片成形,然后返回临安的启航德仪光电联合研究院,接手开发二代解码板,启航VCD2.0有望在这个夏天与消费者见面。因为外围技术和设计伊始都有启航的参与,技术兼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杨帆乘坐航班快要降落了,在洛杉矶住了一晚,一早便登上返回的航班,就是为了看看李富国有什么情况。
杨帆看着窗外的云,琢磨着启航通讯技术研究实验室的未来。这个启航初创时与多所高校合作成立的实验室,现在越来越不适合启航的发展模式了。
95年的研发项目完成的非常不好,有价值的研发成果不超过十项,而且都是一些改进类型的成果,创新性的更是一个都没用。
很多的研发项目形同虚设,启航的研发经费在很多的教授眼中更像是外快补贴。他们不会去考虑启航究竟需要什么,他们只是按着自己的步骤搞科研,能得到委员会批准就拿一些经费,做不完或者搞砸了,他们也不在乎,反而还抱怨启航的要求这样不对那样不合理,不符合他们的课题方向。
笑话,启航花钱研究技术,是要满足启航电子的需要还是满足你课题研究的需要?
所以1996年,杨帆决定彻底改变启航通讯技术研究实验室的方向,把它做成一个学术交流机构,一方面对接高校,拉拢一些博士后人才;另一方面当启航电子需要学术界发声以引领一些技术方向时,以及申请一些专利和行业标准时,能找到业界的专家来帮忙。
启航将会把科研人员全都撤出来,换成了解行业动态和擅长梳理关系的人来运营。今后的启航通讯技术研究实验室只会给博士后工作站的几位在站博士后提供课题项目和科研经费。
为此,杨帆昨晚还特意借着拜年,给邓强主任和马晓光主任诉苦,也算是寻求两位教授的谅解。
李富国已经在旁边的咖啡厅等侯了,他在德仪的学习生活很自由,培训没有特定的方向。杨帆给了他自由权限,让他学习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毕竟是同校师兄,更是启航电子发家的功臣。对于这个一心热衷技术的人,杨帆更多的是想帮他圆一些梦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