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啊,难弄的,当地打‘松塔’不轻松的,产量上不来。”
“现在批发也要六块一斤,就是运出来太难。要是开条铁路进山,就省力了。”
陈文林聊松子的原因,是他下半年都在跑坚果类的副食增收,其中大头是点心制品,包括了蛋糕、冰激凌等等制品。
蛋糕这个大品类,不是只有厂房,还有个体户,刘谌在江右省做了一回“清汤大老爷”之后,临川市下辖有个小县城叫泸溪县,主动邀请刘谌过去考察了一番。
因为确实很诚恳,所以刘谌在去年二次考察完柑橘类种植基地的总体区划之后,就顺路去了临川市。
路不好走,不过当时刘谌也熟悉了路况,摇摇晃晃过山过水的,还真就在泸溪县呆了好些天。
这是个人口小城,资源配置也非常一般,但好就好在人口少,一个行业专精,就能养活一个县城。
本地从事烘焙制作的已经成了规模,但并不正规,各种小作坊、个体户比比皆是,而且多有去松江、余杭等城市开蛋糕店的风气。
从提振家庭收入来看,整体还是不错的。
可要是就这样,刘谌敢断言,未来必定会被工业化生产流程冲垮。
不过很显然,泸溪县有个年轻副县长,也有这样的远见,所以他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开创首个“城镇供销合作社”。
当然毫无疑问的,这是“沙食系”内部的框架。
以泸溪县的实力,想要独自完成烘焙类产业的工业化改造、品牌化建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是泸溪县,就是临川市、江右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同样也是不具备竞争力。
政治经济强势的省市,不管有意无意,都会滚雪球一般地壮大。
在没有更高层级的国家级战略以及国家级超级企业介入之前,是不可能抗衡这种趋势的。
所以这个副县长的思路,让刘谌很是惊讶,以至于后来刘谌回到姑苏之后,还时不时鼓励对方读他的研究生。
刘谌甚至还专门帮对方开了课题,爱才之心在整个赣东、赣东北的经济学学术圈都传遍了。
而具体到操作上,刘谌并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先从整个产品线的配套上入手,先建立一定的产业规模,以及摸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
这就有了坚果类副食增值增收的方案,只不过泸溪县体量太小,不太可能建立“姑苏产业园”或者“两江工业园”,因此还是要借助企业为载体。
“大桥食品”和“大桥工业园”是主要合作方,沙城市政府农业局则是在“华东六省一市和中原省”的大基建框架下,提供了市场咨询、产销沟通的技术支持,又在姑苏市农业局的建议下,通过姑苏市和临川市的政府对接,建立了规模不算很大的岗位就业路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