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这个学习班鼓掌很容易,随便谁说点什么都能得到礼仪性的掌声,但要得到这种自内心的认同掌声,还是要点难度的。
午餐时候,跟石涧仁一桌的人总有刚才围着鼓掌的,现在会比较正式的询问下石涧仁那个甘愿不需要任何经济回报的事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石涧仁依旧很平静的描述,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靠着密集型出口贸易逐渐累积起来财富的,但现在差不多走到尽头,要产业升级转型了,这个阶段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阵痛,我们想协助转型的企业把产品卖到国外,转得好的,技术含量高的卖到欧美,转得不好,还在吃老本的协助卖到不达地区,然后再协助提升转型,让这个中国制造的转型平稳过渡,当个润滑剂,就这样。”
在座的都是什么人,半数都是来自于各大高校的教授,电气、物理电子、邮电科技、经济学院、土木工程、化工学院、应用电子学院等等各种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学者,大多还有出国留学交流的经验,对石涧仁说的这档子事儿几乎是一点就懂,有位机械研究所智能装备事业部的工程师下意识的就反问:“能行?”
石涧仁学苏律师举例子:“灯光照明行业,不知道在座的有谁了解,基本是个模板,每年全球几百亿美元的产业,我们占据一半,但出货量却比另一半达国家高了太多太多,也就是我们的产品低端、附加值很低,看起来热闹赚的其实都是血汗钱,现在一方面协助卖到俄罗斯、中亚地区,因为是我们直接投放过去,比厂家卖给外国商家利润要高些,重点是在进入我们这个体系之后,开始协助灯光照明行业进入美术学院设立照明设计系,提高人才储备和技术含量,刚做了一年,两方面都看到了成效,当然这是我们现在屈指可数的成功案例,其他行业还在苦苦挣扎,毕竟这年头能看到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的制造业者是少数,愿意痛下决心的又是其中更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看着眼前利益舍不得放下。”
说这个,石涧仁在学者中间得到的共鸣就太大了,这一桌几乎就变成了轰然激烈的讨论开来。
本来十个人一桌,其他人旁边的人多少能听见,或者看见这边热烈就凑过来,结果不知不觉很快四五十人就围上了,不光是高校教授,还有工程师、研究员、企业老总等等都不由自主的站在旁边倾听,还很想言。
以往最多在餐桌上不咸不淡的聊几句,今天有种座谈会的味道,让也在跟着吃饭的杨武军有点吃惊的伸长脖子,好不容易听见坐在中心的石涧仁跟别人正在说到展销馆的一系列失败经历:“我们不停的投钱,迄今还没产生效益回报,先接触过国内做短平快的假冒名牌商品,有个鞋业网站……嗯,你们知道么,现在就被我们收购了,我们在尝试各种模式,到东南亚和俄罗斯开展销馆,也产生了数亿元的商品交易额,可仅仅是产品销售流水,距离整个平台产生盈利还早得很,但我们所有的伙伴都相信这是条路,很艰难却很有意义的一条路,所以目前就是准备打通西部欧亚大通道,让中国制造能够迅便捷的卖到欧洲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