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922章 开奖了

不得不承认,诺奖委员会为了保持神秘,非但提名和人选的保密工作做得堪比情报局不说,评选的风格也十分的“莫测”,极其喜欢与老百姓作对。

对于苏远山获得沃尔夫奖这个所谓的风向标……这样说吧,在苏远山的理解中,或者在绝大多数科学家的理解中,与其说所谓的有三分之一的沃尔夫奖获得者将会获得诺奖,从而被誉为“风向标”,不如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沃尔夫其实和诺奖的评选理念和标准是一样的,最起码,对科学的贡献是一样的。。。

当eso率先掏出流量密码后,其余的门户网站也纷纷不甘落后,跟着推出了诺奖专题。除了对已经开出的医学或生物学奖的学者进行简历和成果介绍之外,更多的是对明天的重头戏进行“猜测”。

当然,这个猜……很大程度上其实代表了群众的呼声,以及群众平时所关注的领域。

自然的,苏远山是一个大热门选手——无论国内外,只要是搞二维材料的,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苏远山今年很有戏。

——如果今年没戏,那不是因为他的成果和贡献不够,而是因为其他人可能等不下去了……

但在讨论中,也有人旗帜鲜明地表示苏远山不太可能。

一篇用繁体字发表的博文很详细分析了石墨烯的发现,该博主认为,苏远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全职教授,而是一个企业家。他迄今为止的所有后续成果都是他的研究生做出来的——而且有些研究生的年龄甚至比他还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比他还多。

这位博主又抖出了苏远山的学习经历以及两个博士头衔的来历,表示苏远山从高中阶段起就放弃了在学校学习,然后依靠“中学生程序和电子设计大赛”这一途径拿到了特等奖,最终被电科特招。

特招后,苏远山也没有在学校听课,继而一直呆在远芯,最后依靠一篇不需要任何高深理论,只是多了一点点运气才发现的石墨烯论文一下拿到了电科的物理学博士头衔。

而且这还不算……他还依靠两篇有关芯片架构的顶刊论文又获得了计算机信息与工程的博士头衔。

换言之,就是他从高中阶段,就没有经过全日制的学习,只是依靠三篇论文,然后在二十二岁就获得了双料博士,继而被电科聘为副教授,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同时带研究生……

这篇博文,还特别指出了最近十年,那些挂在电科的、棣属于远芯体系的教授们发的paper——这帮人,几乎全是远芯的创始人团队成员,也正是因为他们这十年来发的数十篇论文,直接把电科的影响力从一个不入流的电子和通讯类大学送进了如今的所谓的“国际一线。”

这篇博文一出,没用多久就被几位平日里爱好仗义执言的vip博主们转了过去,继而引发了大范围的争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