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前往白沙瓦,就必须越过科哈特山。
虽然山中有一道豁口可供出入,豁口附近山势平缓,但其长达三十里,伊纳勒若是在此地设置伏兵依旧不好应付,于是侦察连出动了。
侦察连连长是一个来自渥巴锡岳父江曼贝特所在的叶迪山部的诺盖人,他的家人在那场部落内乱中惨死,只剩下他一个,后来渥巴锡在诺盖部落仿效乞塔德建立了孤儿学校,并将他们都收为义子义女,他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叫赫斯图,后来改名邓思图,显然是为了与邓策、邓权等人看齐。
邓思图今年二十八岁,八岁那年就成了孤儿,从小是在特鲁琴的各级学堂长大的,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当下他带着几个侦察兵扮成当地牧人的模样,赶着十几只羊缓慢走在山道上。
一路平安无事,不过走到山道当中时,邓思图有了发现。
在山道的两侧,是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科哈特山,此时的科哈特山依旧有些许树木存在,并不像后世那样荒芜,时值秋季,山上也是一片金黄,但在西边大山的远处顶上,邓思图发现了异样。
有望远镜的存在,还是侦察兵专用的高倍镜,那异样一览无余。
一大片建筑物掩映在树木中!
若是普通建筑物倒也罢了,但在邓思图的望远镜里却是一片特鲁琴式的建筑物!
当然了,所谓特鲁琴式,实际上是中式,作为诺盖人的邓思图自然没有中式的概念,只会将其理所当然地看成“特鲁琴式”。
这片建筑物采用的是黑瓦飞檐的结构,虽然有些残破了,但依旧看的清楚,靠近山道这一侧的飞檐下面还挂着一只大钟,当山风袭过时,隐隐约约的钟声便传了过来。
在他们之前,特鲁琴人显然是没有到过此地的,这让邓思图立时就惊呆了。
半晌,他让其他人就在附近放牧,自己孤身一人朝着那座建筑物走了过去。
虽然在望远镜里很近,但真正走起来时却颇远,在指南针、望远镜、钟声的指引下,邓思图花了大约两个小时才走到建筑物的下面。
邓思图曾经进入过寻驼人队伍,临近分配时他却并没有选择情报工作,而是选择了侦察兵,他认为打仗才是男儿应该做的,而不是隐姓埋名干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故此,他这个侦察兵并不简单。
在抵近该山时,他将自己隐藏起来了。
在挨着此山另外一座山上,对面的情形尽入眼底:
原来那里的山顶是平的,类似于黄土高原的“塬”,面积颇广,一处占地面积约莫两三亩的中式寺庙位于山路一侧,其余地方则是田地。
寺庙残破,但里面依旧有人出入,外面的田地里也有人在劳作。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和尚。
光着头的和尚!
在一个印度教、伊教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方突然见到佛寺,邓思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卑路支高原孤零零的印度教神庙已经让人大开眼界了,但毕竟还说得过去,这里虽然是古犍陀罗所在,但根据了解,佛教早在几百年前就消失无踪了。
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伊教,绝对不会允许佛教寺庙在这里出现的,但它依旧出现了,不但出现了,看起来还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