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您是要给我讲佛理吗?”朱瞻墡头都大起来了。
“自然不是,公子不信佛,讲佛理有何用?”姚广孝明确的摇头,这让朱瞻墡松了一口气。
姚广孝话锋一转:“贫僧只是好奇公子不信佛,信何物。”
朱瞻墡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朱瞻墡信的事情跟他现在说也说不明白。
思来想去换了一种说法:“大师,与其说信什么不如说我将来期望大明如何吧。”
“公子请说。”
“我说了大师莫觉得幼稚。”
姚广孝笑着说:“公子但说无妨。”
“天下大同。”
姚广孝错愕:“公子信的是儒家仁道?”
“不信,儒家繁文缛节过多,我并非笃行儒道,只是儒之尽头天下大同的理念甚好。”
“贫僧明白了,公子其实什么都不信,只是外界理念与公子自己身想法重合而已,说来公子应该算是信自己。”
细细品味一番姚广孝的话,朱瞻墡点了点头:“大师说的在理。”
“哈哈哈哈,公子倒是与贫僧同路人。”
大笑中姚广孝便举起杯来:“公子,贫僧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一饮而下,姚广孝甚是高兴:“听闻公子在做一个叫做蒸汽机的东西。”
“是的,明天我会出去郑和大人府上一趟,看看做的怎么样了。”
“公子是极聪明的人,将来一定是太子和太孙的左膀右臂。”
说完姚广孝仔细认真的看着朱瞻墡,不放过他面部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身上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
“帮爹和大哥自然是应当的,就怕爹和大哥嫌我性格差,碍事。”
姚广孝站起身来:“公子大可放心,太子和太孙皆是圣明之人,既有容人之量又有仁慈之心。”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姚广孝便起身要走了。
临走又问:“公子,若是不嫌弃,可拜贫僧为师,当然在外人面前是师徒,实际你我二人平辈相处便好了。”
“那可万万不敢,大师与皇爷爷是同辈的,我怎敢僭越,至于拜师,多谢大师好意了,我并无出家的打算,还打算多娶几个老婆呢。”
乱世之源当道则天下大乱,分崩离析,济世之因当道则为万世开太平。
朱棣一直变深信消失的朱允炆便是乱世之源,费劲千方百计的寻找,也是为了从根源上将这乱世之因斩除。
现在可以确定瞻墡不是乱世之源他也算松了口气,若朱瞻墡真的是乱世之源,哪怕只是可能性比较高,朱棣也会忍痛斩杀。
毕竟在这个偌大的王朝面前,一个皇孙的生死并不重要。
“五公子或是济世之因。”
“当真?”朱棣闻言大喜但是马上又陷入了忧愁之中:“若他是济世之因那瞻基怎么办?”。
“必须何必苦恼,太孙身上仁,霸,狠皆有,聪慧也不下五公子,依旧是最好的人选,老臣的卦中并未说明济世之因是将来的皇帝。”
“哈哈。”朱棣豪放的大笑了起来:“还是你说的在理,”
朱瞻墡不知道因为他的出现,倒是让他加胖爹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了。
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儿子而皇位稳固的太子。
姚广孝和朱棣两人若老友,聊完了朱瞻墡又聊起了永乐大典的事情。
“大典如何了。”
解缙、姚广孝奉命编修永乐大典。
“回陛下,现修一万两千八十卷。”
永乐大典成书于永乐六年,至今过去好些年了,但是成书的那年才三千多卷,这些年还在不断的往上加。
朱棣要将永乐大典修成千古第一,作为得国不正的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文治武功一项都不能落下,永乐大典便是他在文这一项上最大的成就。
所有编入永乐大典的书籍都得文人摘抄下来,浩浩荡荡三亿多字,就算是现代的用电脑打字的小说作者估计都得骂娘,这得打到猴年马月去,。
总觉得身后有人的朱棣登时转头看去,却见后方空空如也。
“陛下怎么了?”
“没什么。”朱棣觉得是自己疑心病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