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珠在船头迎风而立,直如九仙女下凡尘。
早有人风闻于承珠的侠名,只听一壤:“见过于女侠,在下俞大猷将军麾下李勇,今日在海上巡视,恰逢倭寇出袭。”
于承珠点头道:“我碰到掉入水中去求救的士兵,已经安排人送他去岸上,很快援兵就会来的!”
最后一句她故意得大声,这样一来,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果然她话音一落,大家都精神振奋起来。
这些士兵都得过俞大猷传授的棍法,顿时枪棒抖擞,一时龙精虎猛。(其实真正的历史是,俞大猷曾上少林寺踢馆,他还严厉地批评,当场耍了几路棍法的少林高手,花里胡哨,不知所云。他亲自演示了一套朴实无华,注重实用的棍法。少林寺还派僧人去军队,跟着俞大猷学习这路棍法,几年后带回少林寺,随后少林寺大规模练习,打败了东瀛武士,在很多诗词中可见。作者看了日的推文,由此触发灵福)
(俞大猷抗倭是嘉靖年间的事情,而这个故事里顶多也是成化十年光景,差不多1474年,离俞大猷抗倭,起码还有弘治十八年,正德十六年,俞大猷和于承珠不是同时代的人。
只是参考梁羽生先生的《七剑下山》,里面也有和故事有出入的情形,是李来亨早就阵亡,可故事里还是让他活一阵子,梁老在文中指出,家言,不必当真,姑妄言之姑听之吧。这里也沿用梁羽生先生的创作精神,希望可以承继下来。)
而此消彼长,对方阵营开始凌乱,只见一人越众而出,道:“别听他们的,真要来的话,也没那么快!”
他分别用汉语和倭语了一遍,而且两种语言不但吐字清晰,还远远地传将出去。看来此人内力也不浅。
于承珠定睛望去,只见此人穿着汉服,不过是黑衣短打扮,所以混在倭寇中,不容易被发现。
于承珠心道:“看来这次倭寇出袭是有准备的。”
她凌空翻越,几个起落,已经到了阵中,几个倭人见她过来,哪里还会搭话,纷纷用倭刀或劈或刺,加以阻拦。
李勇道:“于女侠心!”
于承珠淡淡一笑,只见她轻移玉步,衣衫展拂,灵活得就像海面上穿跃的海燕。
她身法灵动,手指轻拂,只听“啊呀”之声不绝,于承珠人影到处,倭人兵刃离手,竟是被她一一夺来。
不一会儿,她手上已经有了五六把倭刀,她手掌太,也拿不了太多的倭刀,于是玉手一扬,手里的倭刀竞相坠地,只听船上“当啷”之声不断。
于承珠一个“移步换影”,足尖为轴,身形转过来,她笑道:“还不快捡起,待会儿可以领功的。”
一旁李勇和他的士兵几曾见到过如此美妙的打法,都看得目瞪口呆,被她提醒,这才如梦初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