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开始的想法是让自己的儿子镇守天下。
以后无论谁造反,当皇帝的终是朱家人。
可现实的发展却总是事与愿违,截然相反。
这些人并没有成为大明江山的中流砥柱。
反而全部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作威作福,成了帝国的吸血虫。
对于这些皇族后代而言,他们躺得名正言顺,躺得理直气壮……当年我祖宗打天下时就把我这辈子的活干完了,我凭什么干活?
甚至到了明朝末年,崇祯最穷困潦倒的日子里,这些皇族富宗,居然没想着伸出援手,主动给点钱崇祯,反而还要伸手去向崇祯要钱——今年的俸禄怎么还没发呢?想拖到什么时候?就算是王爷家也没有余粮呀!
这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也使得他们的利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在山河即将破碎的时候,在大明这座大厦即将倒塌的时候,这群人并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一个个捂紧了口袋,生怕崇祯从他们这儿弄走一分钱,可谓是将贪小利而无大义,演绎得淋漓尽致。
面对这绝望的情况,崇祯撂挑子不管了:老子上吊去了!
皇帝死后,大明的皇族宗室们,要么做最后的反抗,要么自杀殉国,当然更多的是投降反贼,投降满人。
这些人刚投降的时候,清廷对他们还不错,不光给钱给粮,甚至还给官做。
可是等到顺治三年的时候,清廷的钱粮就不给了。再等到勒克德浑南征的时候,直接对手下人下令:
“至于故明废藩宗姓有献地投诚者,俱着免死,携来京师。或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灭之!”
喜欢种田的,就让他好好研究种田,如何施肥才能增加地力,如何挑选灵米种子,才能增加更多的收成。
从这方面不断研究,能让收成不断提升,那就大大有赏,甚至可以成为整个大明的功臣。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无穷的潜力。
苏澈的态度很明确——法儒不应该是社会的主旋律,法儒掌握权利,的确尊贵,可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发展,根本上还是故步自封。
所以,哪怕是种田,也应该有人去研究。
古之农家,追尊神农为师,以农为国之本,其学说影响深远。
先秦时已有士农工商之说,“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华夏历朝历代皆重农轻商,就是为了休养生息,这是壮大自己的根本。
可即便农业如此重要,其却为“九流”之一,是最低贱的行业之一。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苏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这么多事情的同时,还要去研究农业。
就将其交给老朱的儿子去做,在另外一个领域开花,打破儒家的一些传统,开辟一些新的赛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