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汪寿泉,是杭州天外天的总厨。”
史蒂芬周的手机里,正在播放着杭州文旅发布的视频。
视频里的画面,显然是当时摊位前排队的食客拍摄的。
但里面的内容却经过了剪辑,截取了一些对话。
视频中,汪寿泉瞪着史蒂芬周,呵斥的声音清晰:“你不要对杭帮菜指指点点,因为你没这个资格!”
随后,画面切换到了史蒂芬周这边。
只见画面里的他嘴角带着笑意,出口的话却很冲:“就你们这些货色,也配代表整个杭帮菜?”
这一句过后,画面再次切回到了汪寿泉那边。
“我们代表不了杭帮菜,谁能代表?你一个外人吗?”
“小子,你不要不知天高地厚!”
“你要是有种,就来天外天,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杭帮菜!”
他的几句话被剪到了一起,掷地有声,正气凛然。
等到画面再切回到史蒂芬周这里,却是微笑不语的特写,看上去很是欠揍。
随后,激昂的背景音乐响起,文字浮现。
“吴山路夜市,一位卖臭豆腐小哥因贬低杭帮菜,与杭州天外天酒楼总厨发生冲突,双方发生争吵……”
看着经过剪辑的视频内容,还有配的文字,史蒂芬周只觉好笑。
这明显是精通新闻传媒的高手制作的视频,编辑的文案。
短短几十秒的视频,视频制作者成功把矛盾最激烈的部分展现了出来,并且通过剪辑的方式将冲突烘托到了极致。
而不足百字的文案中,更是用精准的字眼,牢牢抓住了舆论锚点。
卖臭豆腐小哥VS天外天酒楼总厨
贬低杭帮菜
身份悬殊的反差感和矛盾冲突,加上杭帮菜自身黑红交加的热度,才让这条视频的数据爆了。
为了达到热度的最大化,制作者甚至不惜编造“卖臭豆腐小哥”的假身份,来制造极端的矛盾冲突,吸引眼球。
这是很精明的做法,而且并不违法,只是信息来源有误而已,一句话就能解释。
但由此催生的舆论热点,却会带来巨大的流量,引起巨大反响,回报巨大。
视频评论区里,评论也已经爆了。
很多刷到视频的杭州本地人都被带了节奏,在评论区里抨击着史蒂芬周。
“这个小伙子太过分了!吃着杭州的饭,还砸杭州的锅吗?”
另一边,昆明某酒店套房中,卷成一团的被子里伸出了一只纤细白皙的右手,把一个套着蓝色手机壳的手机丢了出来。
跟着丢出来的还有一个懒洋洋的模糊声音:“这个傻小子,说真话不信,假话倒信了。”
叮!
微信弹出了条消息。
她打开微信,点开一条语音条,一个温柔的中年女声就从手机中传出了:“茜茜,该起床了,下午还有几个采访要做,晚上参加杀青宴。
戏拍完了,今天你可以多吃点好吃的,快起来吧啊!”
“知道了。”
她点着语音输入,回了条语音,放下了手机。
叮!
又是条语音发了过来。
“别光知道了,赶紧起来收拾化妆,明天咱们回BJ见个客户,这个月的行程不满,刚好可以多见几个广告商。”
“又是见客户,你去就好了嘛!”
被子蠕动着翻了个身,另一只手伸出来,两手伸展,伸了个懒腰,才又把手机拿到被子口:“对了,有没有杭州的客户啊?商演也可以。”
……
杭州,方玲已经不出摊了,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她妈妈一趟趟的出门买菜,买调料,买厨具,奔波不停。
时间飞逝,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而网上关于“臭豆腐哥挑战杭帮菜名厨”的消息,也愈演愈烈了,还出现了新的内容细节。
有看过史蒂芬周直播的观众在各个视频下方留言,说明了史蒂芬周的身份。
在他们解释过后,吃瓜群众们才知道,原来史蒂芬周是个美食主播,而不是所谓的豆腐哥。
但吃瓜群众们不关心这些,只想知道这件事的后续。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件事的热度在第二天不降反增,不少杭州本地的官媒也下场参与的讨论。
随着官媒下场,事件热度就再次迎来了一波发酵。
到了第三天,已经连杭州本地的电视台也报道了这件事,还有栏目表示明天会进行现场直播,播出相关内容。
受到热度吸引,很多美食网红也赶来了杭州。
一时间,天外天的门口,多了很多举着各色设备拍摄的主播和网红。
随着他们的加入,这次事件的热度再度飙升,达到了极致。
第四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