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本很推荐的一本书,建议国内翻译家可以将这本书翻译过来, 在国内出版。”
“书看完了,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种黑色幽默。暴食篇的主角叫哈尔(饥饿),是个卖着食物还被饿死的。**篇的主角叫赛娜什丝(衰老), 是个年老的,已经让人没有**的,得了病的老妓女……文笔辛辣,故事讽刺……我看到罪孽不是篇章标题描述的这些,而是穷和阶级……”
“楼上的,这是可以说的吗?不过我作为看完《七种罪》的人,还是觉得国内翻译成《七宗罪》其实挺好的。”
“……楼上那位说让翻译学者将这部作品翻译出版的……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儿,就是这个华国作者他应该是懂中文的。”
“不可能,绝无这种可能!”
除了这些个好评,其他些评论主要就是感慨下他这个作家的特立独行,
别人获奖了恨不得将自己都裱起来,他都是连面都不肯露一下。
另外还有些评论就是似乎压根不看报道的内容,就还在问布克奖是什么奖项的。
看着这些个评论。
纪拙也在想一件事儿,
等着《七种罪》的英文版畅销过后,伯特出版社肯定是要出其他语言版本的。
其他一些语言,肯定是由伯特出版社去找翻译进行翻译,
但华国语言版本的《七种罪》,纪拙要不要自己写?
或者说自己翻译?
自己来翻译的话,自然是翻译的最契合的,
但会不会因为《七种罪》华国语言版的文字语言细节,将自己是《七种罪》作者的事情暴露了?
那群沙雕读者应该不会往这个方向想吧?
不行……假如真得要自己翻译,到时候也得多注意下用词。少用习惯词。
不过这个到时候再说吧。
纪拙想了想,决定暂时不再考虑这件事儿。
再瞄了眼底下其他评论。
纪拙就将社交平台关了,
打开企鹅聊天,
看了眼读者群里的消息。
“我是凡人:强烈推荐《七宗罪》!写得真好。”
“曾经沧海:就是那本获得布克奖的书……我看不懂。英文看起来太吃力了。”
群里竟然也在讨论《七种罪》,
不过也就是正常讨论,
纪拙此前从来没写过英文书,《笼中鸟》的英文版都是翻译进行翻译的,再给纪拙增加了层掩护。
而《七种罪》是用英文直接写的,也不可能从文字字词,行文习惯上,找出和纪拙此前其他作品有关联上的地方。
所以,除非纪拙自己承认,不然他的读者们不可能知道这本《七种罪》也是他写的。
“曾经沧海:要是翻译成中文了,我肯定看。听说是个华国作者写得,应该有中文版吧?
我是凡人:我看起来也有点吃力,生词不少。不过还是硬啃下来了。”
叶林汉的确是觉得这本《七种罪》是本好书。
这本书就是那种,即便是你不喜欢这种类型作品,也依旧会觉得他是一本好书的作品。
如果是一两年前,叶林汉或许也会买这本书,但买回来也就充书架,根本没耐心看。
现在在狗作者一部部作品的影响下,虽然看这部英文觉得有点吃力,但还是看进去了,
而一看进去,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感觉这本怎么能写得这么妙……
有些就是属于你看了觉得自己也能试试。
而有些的行文,就是让你看了就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出来。
《七种罪》就是后者。
隔着语言文字的隔阂,叶林汉都觉得这本书写得真是绝妙的好。
一切好像就恰到好处。
自己的情绪就跟着作者的笔触而起伏,
而看完一个篇章过后,心绪又久久难以平复。
叶林汉看这本书都是,看完一个篇章,至少都要休息一会儿才继续看下一篇章,
不然积蓄的一些情绪让人越来越难受。
这会儿,叶林汉在群里感慨了推荐下这本书之后,
再收回目光,看向手里还拿着的《七种罪》,
暴食篇,**篇他都已经看过,再开始看其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