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拿了这笔钱,大牛家的产业翻了两倍的规模,直接做成了产业园了,员工也招收到了近万人。
可是他们家越做心里越慌了,因为随着网商的崛起,各家都在拼价格,而拼价格最终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大牛家的工厂无法达到物美价廉,人家就去别人家了。
可做了吧,成本利润太低了,还没以前没扩张时候盈利高,但整体的运营成本高了,这样下去必定不赚钱还得凑钱还利息和本金了。
他们给的十个亿是现金啊,而现在的行情,大牛家得年入二十亿才能保证归还本金和维持工厂运营成本,二十亿现在到手实际盈利已经压到三亿左右了。
开销太大了,利润成本又太低了。
每年固定归还的本金和利息外,他们家基本赚不到钱了,而且也不可能保证每一年都这么平稳,
这还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投资人在这个基础上把公司盈利又拿去扩张,五年内大牛家基本没拿到什么钱,倒是开了不少家品牌连锁店。
这要上市后还有个大麻烦,那就是吸纳其他股东进来,大牛家的产业很可能不是他家的了。
而且这个模式让大牛家也陷入了窘境,他们家的股份将来会拿去抵押贷款不断扩张。
大牛家现在看起来是家大业大,但风险很高了,即使上市赚到钱,也是用大牛家的钱在填补之前的窟窿,他们家还要把投资人的钱本息还回去,这样一算,他们家很可能给人白打工了,还得把产业给人家了。
很多人对对赌协议不陌生,但这个对赌是怎么对赌呢?
一般企业融资会明确几种模式,第一种就是传统的借贷本息模式,这个模式是拿你的产业抵押,说白了就是贷款支付利息了,但这个利息很高,比如你去借贷一笔钱,说好的三厘利息,但实际你要支付七里甚至一分才放给你用,钱正常给你放了,但会在放款的时候划掉一笔钱,这笔钱就是利息差价,你得给补上。
还有一种就是全资收购了,就是看好你的产业,给你一笔钱买下了。
第三种就是合作模式了,我出钱你出力,不干涉你正常运营,就是吃你的分红。
而大家常听说的对赌协议,那就比较深了,一般敢这么玩的企业和投资公司都是纯粹在赌一把了。
他们要的是年销售额,俗称看中kpi,一般都是一些没钱的企业和项目敢这么玩,还有就是不想用自己的钱去启动项目,但钱不是这么好拿的。
比如山争哥宁愿得罪影院也要把电影卖给互联网公司免费播放,互联网公司会给个一次性价格买断,用于吸引客户,投资方当初给了山争哥比如三个亿拍摄这部电影,但上映后投资方必须要拿到六个亿,不足六个亿,山争补齐六个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