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自春秋战国开始的臣敬君,君敬臣的传统的继承和升华。
此时的士大夫与文人骚客,也有着一种类似‘皇帝让我爽了,我就帮他做事。皇帝办事不符合哥心意,哥就挂印而去’的心态。
汉室史书之上,类似天子做的事情让大臣不爽了,大臣撂挑子的例子也有许多。
而在野的学者就更牛逼了。皇帝再三征辟,也不肯去当官的,一抓一大把。
所以这个程序实际上传递出的是‘臣忠君,君敬臣’的意思。
对于这个,刘彻还是清楚的。
所以。他按照既定的程序,再次起身,对周亚夫道:“朕谨谢丞相贺礼!”
接下来,是晁错,刘彻照样起身,口称:“谨谢!”
其他九卿,刘彻虽然依旧要起身,但这次却只需要说一个谢字。
剩下的大将军、将军、列侯诸侯王子弟的贺礼,刘彻也只需要称谢。
至于两千石以及郡国的代表,刘彻则需要说一声:“可!”
意思就是。朕准许你们送礼。
只有亲自前来长安朝觐的诸侯王以及郡守一级的贵族大臣需要刘彻来说‘谢’。
整个过程,都有着既定的程序和规矩。
而刘彻需要亲自出面接受贺礼的,也不过是两千石以上的臣子。
两千石以下所献的大雁、野鸡一类的礼物,自有太常代收。
尽管如此,这么一轮程序走下来,就差不多花了大半个时辰。
此时,天色渐明,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整个世界。
大朝仪正是拉开了序幕。
刘彻首先要做的,就是群臣排座位。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
尤其是今天是刘彻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仪。因此尤为重要——这关系到今年一年甚至往后数年的朝中巨头排行以及地位。
汉室大朝仪中大臣的座次,基本上就等于这个臣子今后在朝中的地位。
臣子座次先后,大抵就相当于后世的政治局排名。
譬如太祖高皇帝第一次大朝仪时,相国萧何先坐。于是汉室确立了丞相第一,御史大夫第二的政治排序。
而太宗孝文皇帝时,将车骑将军排在丞相与御史大夫之后,由此确定了车骑将军在太尉空缺时,总统军务的资格。
先帝即位,将内史晁错与郎中令周仁排在前列。这才有了晁错当初鼓噪削藩时的声势,晁错才能拉起那么大的阵势。
毫不夸张的说,大朝仪的臣子的座次,位置以及天子提及该臣的次数,决定了这个臣子及其代表的势力今后能得到多大的权力。
刘彻目光灼灼,环视群臣,开口道:“丞相劳苦功高,赐座御前!”
立刻就有宦官抬着蒲团与案几,恭请丞相周亚夫坐到距离刘彻最近的御阶之下。
周亚夫拜谢一声,立刻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