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赶紧上前一步,作为德国原子弹研究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对阿卡多汇报说道:“我们生产了两枚实验用的原子弹,根据您的命令,我们反复验算了裂变公式,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数据上的进展。”
提起他负责的原子弹研究工作,海森堡就有说不完的话要汇报。因为平日里由于保密条例的约束,他不能对任何人提起有关德国核武器研究的事情,所以他只有面对阿卡多的时候,才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原子弹话题如此喋喋不休。
德国的重水工厂最终投入使用,包括捷克境内的铀矿石开采也终于满足了核武器的需求。于是在最近6个月内,第三帝国的核武器研究开始飞速向前。毕竟有很多科学家都不是德国国籍,所以这个项目能够运转的如此顺利,也多亏了海森堡个人的协调和努力。
就在一天前,在一处专门为原子弹建造的秘密研究基地里,实验室状态下,德国第一枚原子弹终于组装完毕了。因为要确保万无一失,所以财大气粗的德国原子弹实验团队采用了两枚原子弹一起组装的办法,来减少失败的可能性。所以仅仅相隔2个小时,德国第二枚原子弹也完成了安装工作。
可惜的是,这两枚原子弹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子“弹”,而是两个“原子武器”装置而已。它们的外形都没有经过炸弹化处理,并不是人们常见的那种航空炸弹的模样。这两枚原子弹也仅仅只能用于地面起爆实验,并不具备实战空投的能力。
从开始研制,一直到正式组装出样弹来,德国科学家不计算前期的理论研究的时间,总计耗用时间10年的时间。而另一个时空中,美国从开始研制一直到生产出第一枚实验用原子弹,一共用时6年。这个时空中,阿卡多带领的德国在提前研究的情况下,因为前期基础设施以及实验器材的不成熟,多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
有关原子弹研究的耗时问题,再一次证明了并非是有投入就一定有好的回报。如果外界条件不够成熟,即便提前开始部署和发展,也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得到想要的最终结果。
最后,海森堡还遗憾的对阿卡多说出了一个让人有些头疼的消息来:“另外,我的元首。因为实弹的体型和重量,最终无法满足空军提供的弹舱参数,所以这两枚实验用的原子弹都无法使用现有的屠夫轰炸机进行投放。”
毕竟不是二十一世纪,对于原子弹的小型化,以及和普通弹药的通用化,德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阿卡多又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向了波尔,等着对方开口。他知道对方一定有话对他说,所以等待的非常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