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万纪吃了一口酒,又道:“去岁殿下诞下麟儿,取名为‘仁’,乃是向陛下遥相致意,表示必将奉行陛下之意志,使得新罗百姓亦能感受陛下之‘仁厚’。”
虽然如今李恪已经是“新罗王”,但权万纪回到长安故地,却依旧以“吴王”相称……
吴王妃杨氏身子骨一向不大好,甚至几度撒手人寰,后来虽然大有改善,但此番千山万水迁徙新罗,一旦水土不服,估计难以救治。
只看李治虽然弄死了几个哥哥,但是对几个哥哥的子嗣并未斩草除根且对其中有才能的委以重任,就知道李治并非心狠手辣之辈,更多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房俊笑道:“吴王知人善任,先生高风亮节,可见新罗一地必将政通人和,足以为大唐之藩篱。”
“新罗虽是大唐藩篱,但到底穷乡僻壤、蕞尔小国,礼法难免不周,老夫在彼处久了,性格有些疏狂,还望越国公莫怪。”
不过却单独将新罗使节留下,设宴款待、促膝长谈。
直接将李恪放在火上烤,无论扶保李承乾的太子党、还是觊觎储位的其他人都将李恪视为头等大敌,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几乎人人喊打、人人喊杀,整日里面对的阴谋诡计数之不尽。
不送不行,如今大唐皇家水师横行七海,作为这支无敌水师事实上的掌控者,房俊等同于掐着诸多东洋、南洋等国的生死名门,生死兴亡皆系于其手,谁敢疏忽懈怠?
毕竟以大唐水师的体量、战力,东洋、南洋诸国无一可与之匹敌,一旦被大唐水师盯上,唯有亡国一途……
权万纪道:“多谢越国公挂念,说来这百病皆由心起,如今去往新罗虽然宫室简陋、物资匮乏,远不如在中土之时奢华,可殿下在彼处言出法随、根基稳固,麾下兵卒骁勇善战、海上更有水师遥相呼应,因此王妃心中慰籍、精神稳定,反倒比当初更为健朗。”
房俊穿着紫袍官服在偏厅一一接待,期间板着脸并不多话,予人沉稳威严之感觉,对待这些番邦胡族不能有好脸色,也不能讲究什么仁义道德,唯有以力震慑,才能使其真心慑服。
“初三启程。”
房俊点点头,所以吴王李恪是个聪明人,给儿子取名为“仁”,与李承乾的年号“仁和”遥相呼应,表达其忠诚、臣服之意,李承乾自然心生欢喜,谁若是想要中伤二者,殊为不易。
此等政局环境之下,作为吴王李恪的正妃自然惶惶不可终日,身子骨再弱一些,如何受得了这种高压?
事实上,如果李二陛下不是在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这几个儿子之间左右摇摆、取舍不定,李治登基之后未必会对几个哥哥狠下杀手。
待到酒宴结束,大臣们纷纷告辞出宫,房俊也只得一道离去,想要去看看长乐公主的机会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