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拍即合并吸收当地的“明国”(明朝)火器技术,搞起了“铁炮”生产和批发的生意,一炮打响,连带使之也成为“日本铁炮”的生产基地。堺的商人在“战国”时富得流油,只因掌握“铁炮”的特供和独家经营。
到了明朝嘉靖二十三年(西元1544年)二月,由于日本九州南部的“大名”岛津贵久向将军足利义晴献上“种子岛铁炮”并引起了将军的兴趣。于是在将军命令下,在近江国的国友村,“铁炮”又一次被试造成功。
国友村的“掌门”即“国友藤二郎”也因此成名,与“芝辻清又卫门”和“橘屋又三郎”并列为日本的“战国铁炮”三大生产商。而“国友村”成为了织田家的支持者,使得织田信长的军队因此而得以发挥“铁炮”的优势。
“铁炮”的使用方式是,先把火药、装填物倒进枪管,放上弹丸,用一根通条压实,然后还要在枪管后端的火皿上放上导火的火药,并盖上火盖,避免走火。装填中要小心翼翼地夹住火绳,以免造成事故。
射击时,瞄准后打开火盖,扣扳机发射。整个操作流程又复杂又慢,即便是熟练的“老手”也要弄上20秒左右,而一般的“新手”平均发射速度为38到48秒,故在战场上发出一击后,往往很难有机会从容装弹发出第二击。若遇见下雨天导致火绳发潮,则“铁炮”就很难发挥威力了。
虽然日本人后来有了所谓的“雨铁”,但效果也并不好。另外,燃烧的长火绳要实时调整长度,安全性又成了问题。事实上,早期“铁炮”对“战国大名”们而言,只不过是一种性价比低好看而不实用的玩具罢了。
这不仅表现在使用操作流程的缺陷上,同样也表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费时费力导致成本太高,比如当时日本的“铁炮工匠”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卷成法”的方法来打制“枪管”,其具体的打制流程如下:
首先,用一根被称为“真金”的实心圆铁棍卷上精炼的长方形铁板后锻打为筒状的“真筒”;然后,再在这“真筒”上用细密铁条进行螺旋状缠绕,使其像藤蔓一样缠绕在“真筒”上以增加“枪管”厚度和强度,防止出现“炸膛”;最后,经过多次锻打冷却,便能使铁板条与“真筒”合二为一。此时,再抽出“真金”研磨管内即可。
但是,不要以为这就完成了整个“铁炮”的制作工艺流程,事实上这仅仅是打造一支枪管而已。如果要完成全套“铁炮”的制作流程,至少需要花费200贯资金(即200两银子),相当于20万枚明朝铜钱的天价!
不过,古代日本盛产黄金和沙金,并且一两足金可抵四贯明朝铜钱,因此,制造一把“铁炮”成品的花销约为50两黄金!可见,想维持一支训练有素的“铁炮部队”的先决条件,是得有充足的财力作支撑才行。
日本“战国时代”是一个诸侯(“大名”)割据混战的时代,尽管每个诸侯(“大名”)的领地面积并不大,有的只相当于明朝的一个县乃至一个村寨而已,想维持“铁炮部队”存在,其财力负担是根本难以承受的!
况且,花费巨资打造出来的“铁炮”发射速度还慢得出奇,直到明朝隆庆四年(西元1570年),日本人发明了“早合”技术,即预先准备好可供一次发射的弹药,在战斗中直接倒入并捣实就能发射,类似“子铳”。
这使得“铁炮”的平均发射速度缩短到18到20秒。然而,这也没能克服铁炮发射后必须先等枪管冷却而不能连续发射的缺陷,否则炸膛。而在18到20秒的等待时间中,以骑兵的速度已可冲刺到300米距离内!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