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袁崇焕率领手下众将与辽地各部落首领、特使在大帐中开会,讨论如何有效地治理好辽地?
成化年间,明朝廷联合李朝军两次征讨“建州女真”,使原本强盛一时的“建州女真”衰落了。有威望、号召力、能统辖建州各部一致行动的首领都死于这两次战役。此后多年,“建州女真”处于分散、衰弱状态。
在异时空,关于“成化犁庭”的前因后果,无非就是东北苦寒,物资奇缺,养不活太多人,而“建州三卫”在得到明朝扶持后迅速崛起,但为了继续发展壮大而去抢掠明朝边地,杀戮汉民。这就彻底惹怒了明朝。
到了明朝正统七年(西元1442年)二月,朝廷(明英宗朱祁镇)同意了朝臣们的奏请,于是“分建州左卫,析置建州右卫”。并且,此事在《明实录》中记载如下:“分建州左卫,设建州右卫。升‘都督佥事’董山为‘都督同知’,掌‘左卫’事;‘都督佥事’凡察为‘都督同知’,掌‘右卫’事。董山收掌旧印,凡察给新印收掌。”
至此,“建州女真”就出现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即所谓“建州三卫”。当时,掌“建州卫”印的李满柱娶阿谷(董山之兄)孀妇为妻;掌“建州左卫”印的董山娶李满柱之女为妻;而“建州右卫”印信则归董山之叔凡察收掌。“建州三卫”同居苏子河、婆猪江,是建州女真氏族联合体(部落联盟)形成的标志。
董山独掌“建州左卫”事时年仅23岁,有勇有谋,诚心敬奉明廷,并于25岁时晋升为“都督同知”。天顺二年(西元1458年),明廷又升董山为“左都督”,不断晋级加官,地位在各卫首领之上,威震女真各部。
明英宗正统年间(西元1436年——西元1449年),因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帝国开始走出繁荣的时代,导致朝政日见**,边官抚安无方,滥杀贡使,而且贪贿成风,于是引发董山等人严重不满。
天顺八年(西元1464年),明廷以“海西”、“建州”入贡人数过多,限令“建州”、“毛怜”等以百人入贡;而“海西”等卫所也仅许30到50人入贡,且入贡须经过边关查验后才允许入京讨钱。这种对女真各部的限制政策更加引起女真人不满。于是,董山等集结建州、毛怜、海西等部,统兵1.5万余人,以“寇掠”来报复。
为了达到掠夺人、畜与财富的目的,董山、李满柱对明朝采取“阳为效顺,阴为抄掠”的两面手法,表面接受招抚,但暗地里继续犯边。《明实录》景泰二年(西元1451年)记载:建州等卫女真都督李满柱、董山等,自正统十四年(西元1449年)以来,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敝。至成化年间更是大肆抢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